题目
试说明低温脆性的物理本质及其影响因素

题目解答
答案
答: 物理本质:宏观上对于那些有低温脆性现象的材料,它们的屈服强度会随温度的降低 急剧增加,而断裂强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化不大。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温度时,屈服强度增大 到高于断裂强度时,在这个温度以下材料的屈服强度比断裂强度大,因此材料在受力时还未 发生屈服便断裂了,材料显示脆性。从微观机制来看低温脆性与位错在晶体点阵中运动的阻力有关,当温度降低时,位错运 动阻力增大,原子热激活能力下降,因此材料屈服强度增加。影响因素:1.晶体结构:对称性低的体心立方以及密排六方金属、合金转变温度高,材料脆性断裂趋势明显,塑性差。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低温脆性现象的理解,包括其物理本质和影响因素。
解题核心思路:  
- 物理本质需从宏观力学性能变化和微观位错运动机制两方面分析。
- 影响因素需结合材料内部结构(如晶体类型、合金成分)和外部条件(如应变速率)展开。
 破题关键点:明确低温下屈服强度与断裂强度的相对变化关系,以及位错运动阻力与温度的关系。
物理本质
- 宏观表现:  - 屈服强度随温度降低急剧增加,材料更难发生塑性变形。
- 断裂强度变化较小,导致屈服强度超过断裂强度时,材料未屈服即断裂。
 
- 微观机制:  - 位错运动受阻:低温下位错在晶体点阵中运动的阻力增大,原子热激活能力下降,阻碍塑性变形。
- 能量不足:温度降低使原子热振动减弱,无法通过滑移释放应变能,材料直接断裂。
 
影响因素
- 晶体结构:  - 体心立方(BCC)和密排六方(HCP)金属:滑移系少,低温下塑性更差。
- 面心立方(FCC)金属:滑移系多,低温脆性不明显。
 
- 合金成分:  - 合金元素(如碳、磷)会增加位错运动阻力,提高低温脆性敏感性。
 
- 杂质与缺陷:  - 第二相粒子或晶格缺陷会钉扎位错,降低塑性。
 
- 应变速率:  - 高速加载使材料无足够时间通过塑性变形释放应力,加剧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