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根据陶瓷原料杂质的含量、烧结温度高低和结 构紧密程度可分为陶制、瓷质、拓质三大类。())(2.0) A. 正确B. 错误
根据陶瓷原料杂质的含量、烧结温度高低和结 构紧密程度可分为陶制、瓷质、拓质三大类。())(2.0)
- A. 正确
- B. 错误
题目解答
答案
根据陶瓷原料杂质的含量、烧结温度高低和结构紧密程度把陶瓷制品分为陶质、瓷质、和炻质三大类。
陶质制品为多孔结构,吸水率大(低的为912,高的可达1822)、表面粗糙。
根据其原料杂质含量的不同及施釉状况,可将陶质制品分为粗陶和细陶,又可分为有釉和无釉。
粗陶一般不施釉,建筑上常用的烧结粘土砖、瓦均为粗陶制品。
陶质制品为多孔结构,吸水率大(低的为912,高的可达1822)、表面粗糙。
根据其原料杂质含量的不同及施釉状况,可将陶质制品分为粗陶和细陶,又可分为有釉和无釉。
粗陶一般不施釉,建筑上常用的烧结粘土砖、瓦均为粗陶制品。
解析
本题考查对陶瓷分类相关知识的掌握。核心要点在于:
- 陶瓷三大类的正确名称:需区分“陶质”“瓷质”“炻质”(注意“炻质”非“拓质”)。
- 分类依据:陶瓷的分类标准包括原料杂质含量、烧结温度、结构紧密程度。
- 陶质制品的细分:陶质进一步分为粗陶和细陶,再根据施釉情况分为有釉和无釉。
错误点分析
- 第三类名称错误:题目中将第三类写作“拓质”,正确名称应为“炻质”(读作“xiè zhì”)。
- 分类逻辑完整:虽然分类依据(杂质含量、烧结温度、结构紧密程度)正确,但因第三类名称错误导致整体表述错误。
正确知识补充
- 陶质:杂质多,烧结温度低(800-1000℃),结构疏松多孔(如砖、瓦)。
- 瓷质:杂质少,烧结温度高(1250-1400℃),结构致密(如日用瓷器)。
- 炻质:介于陶和瓷之间,强度高、半透水(如砂锅、耐热器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