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对手分析图1-4大学生购买手工艺制品目的(A)取送作业 (B)摘挂作业 (C)编组作业 (D)机车出入段 128.机械化驼峰推峰作业时,对位于难行车组后面的易行车组应( C ) 推峰。 (A)定速 (B)加速 (C)减速 (D)停止 129.驼峰的峰上提钩与平面溜放提钩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B )。 (A)提钩时机 (B)提钩地点 (C)提钩方法 (D)提钩时机和提钩方法 130.车辆限界检查器应装设在驼峰推送线上距峰顶( C )处的地方。 (A)10~50m (B)30~50m (C)80~100m (D)120~150m 131.车辆限界检查器的作用是,凡是( A )超过检查器的车辆,经过限界检查器时驼峰信号自动关闭,禁止该车辆越过驼峰。 (A)下部 (B)中部 (C)上部 (D)中下部 132.调度集中,是铁路运输线上应用的一种( C ) 控制设备。 (A)近程 (B)中程 (C)远程 (D)现场 133.TMIS是( A )的简称。 (A)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B)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信息系统 (C)铁路车辆管理信息系统 (D)铁路运输确报信息系统 134.DMIS是( B )的简称。 (A)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 (B)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系统 (C)编组站管理信息系统 (D)现车管理信息系统 135.驼峰的道岔区坡其坡度一般为( D )。 (A)5%~8% (B)5‰~8‰ (C)1%~3.5% (D)1‰~3.5‰ 136.在连挂前,将进行连挂的( B )调整到便于安全连挂的位置,称为调整钩位。 (A)软管 (B)车钩 (C)锁铁 (D)钩提销 137.铁鞋制动时,( B )在有前慢后快的隔钩车时采用。 (A)近放基本多掏档 (B)近放基本远掏档 (C)远放基本近掏档 (D)让头拦尾 138.车钩全开位置,是( A )已经完全向外转开的位置。 (A)钩舌 (B)钩身 (C)钩头 (D)钩提销 139.推送挂车时,如距停留车不足55m时显示( B )信号。 (A)减速 (B)三车距离 (C)五车距离 (D)接近连挂 140.机械化驼峰解散车列时,对位于小车组的溜放车组后的长大溜放车组,应( B )推送。 (A)减速 (B)加速 (C)停车后 (D)匀速 141.机械化驼峰解散车列时,进入同一线束的溜放车组,对于大组车后的小组车,应( A )。 (A)适当减速推送 (B)适当加速推送 (C)停车 (D)匀速推送 142.曲线附加阻力大小与曲线半径的大小( B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相等 (D)不能确定 143.旅客列车(动车组)最高运行速度为200km/h时,列车紧急制动距离限制为( )A. )。 (A)加速推峰 (B)定速推峰 (C)减速推峰 (D)推送过峰 145.军用危险货物按( A )依次划分为五组,每组又划分若干级,共五组52级。 (A)爆炸品、毒害品、易燃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B)爆炸品、易燃品、毒害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C)爆炸品、放射性物品、毒害品、易燃品、腐蚀品 (D)爆炸品、放射性物品、易燃品、毒害品、腐蚀品146.机械化驼峰的单推单溜作业方案中,驼峰调车机按照“取车、推送、溜放、( B )”四个程序不间断的工作。 (A)挂车 (B)整理 (C)整备 (D)等待 147.机械化驼峰推峰作业,若前行车是易行车且进近距离线路,后行车是难行车进远距离线路,应低速溜出前行车后( C )溜放后行车。 (A)减速 (B)定速 (C)稍停轮再加速 (D)加速 148.机械化驼峰的迂回线设置需一端连接推送线,另一端连接( D ) 场。 (A)到达 (B)出发 (C)通过 (D)调车 149.简易驼峰溜放车组间的间隔距离,主要是依靠变换( C )来解决的。 (A)下鞋方法 (B)手制动机制动力 (C)推峰速度 (D)减速器不同制动力 150.手制动机制动时,通过( B )的作用,将人力传到闸瓦上,使闸瓦与车轮踏面摩擦产生制动力,阻止车轮转动。 (A)闸瓦 (B)基础制动装置 (C)制动缸 (D)三通阀 151.为了识别车辆的性能、特殊设备及运用管理和检修、统计工作方便,在车辆的规定部位涂刷规定的各种标记称为( D )。 (A)车辆部位 (B)车辆性能 (C)车辆方位 (D)车辆标记 152.交叉渡线一般设在车站地形狭窄处,可以开通( C )方向。 (A)四个 (B)六个 (C)八个 (D)十个 153.铁鞋制动时,车组重量越大,铁鞋制动距离( A )。 (A)越长 (B)越短 (C)不变 (D)与之无关 154.中转车是指在本站不进行( D )作业的货车。 (A)调车 (B)改编 (C)列车技术 (D)货物装卸 155.机械化驼峰适用于调车线不少于( B ) 股道的大、中型编组站。 (A)8 (B)16 (C)24 (D)36 156.推进车辆运行遇紧急情况,拉动简易紧急制动阀的拉绳,即可迅速排出车列( A )的风,使车列立即停车。 (A)主风管 (B)制动缸 (C)副风缸 (D)三通阀 157.使用手制动机制动时,对重罐车应使用( C )有助于车组减速。 (A)紧拧 (B)死拧 (C)顿拧 (D)勒闸紧拧 158.( B )是设于划分货物列车牵引区段的地点,或区段车流的集散地点,一般只改编区段到发的车流,解体与编组区段、摘挂列车的车站。 (A)编组站 (B)区段站 (C)中间站 (D)货运站 159.铁鞋制动时,为提高制动效率,制动员应选择( C )的车辆下鞋。 (A)自重大 (B)轴重小 (C)轴重大 (D)载重小 160.铁鞋制动时,鞋尖宽度( D )轨面宽度时禁止使用。 (A)小于 (B)等于 (C)小于等于 (D)超过 161.机械化驼峰一般在溜放部分设置( B )制动位。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62.( C )禁止使用铁鞋制动。 (A)集装箱专用平车 (B)棚车 (C)客车 (D)敞车 163.车辆的定期修理标记属于( A )标记。 (A)共同 (B)一般 (C)普通 (D)特殊 164.铁鞋制动时,铁鞋尺寸与钢轨类型不符时( A )。 (A)禁止使用 (B)应慎用 (C)可以使用 (D)特殊情况下可用 165.平面牵出线多组溜放调车时,车组间隔以( D )制动为主。 (A)铁鞋 (B)减速器 (C)减速顶 (D)人力动机 166.在日常的运输组织工作中必须坚持( D )的运输原则。 (A)一装、二卸、三排空 (B)一排、二卸、三装车 (C)一卸、二装、三排空 (D)一卸、二排、三装车 167.在选择手制动机时“选大不选小”,其中“大和小”表示( C )的大小 。 (A)车轮 (B)闸瓦 (C)车型 (D)制动缸 168.车辆速度低于减速顶的临界速度时,减速顶对车辆( A )作用。 (A)基本不起制动 (B)进行制动 (C)强力制动 (D)进行加速 169.简易紧急制动阀一般用于需接 B. 1100m C. 1400m D. 2000m 144.非机械化驼峰向难行线解散难行车应( A )。 (A)加速推峰 (B)定速推峰 (C)减速推峰 (D)推送过峰 145.军用危险货物按( A )依次划分为五组,每组又划分若干级,共五组52级。 (A)爆炸品、毒害品、易燃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B)爆炸品、易燃品、毒害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C)爆炸品、放射性物品、毒害品、易燃品、腐蚀品 (D)爆炸品、放射性物品、易燃品、毒害品、腐蚀品146.机械化驼峰的单推单溜作业方案中,驼峰调车机按照“取车、推送、溜放、( B )”四个程序不间断的工作。 (A)挂车 (B)整理 (C)整备 (D)等待 147.机械化驼峰推峰作业,若前行车是易行车且进近距离线路,后行车是难行车进远距离线路,应低速溜出前行车后( C )溜放后行车。 (A)减速 (B)定速 (C)稍停轮再加速 (D)加速 148.机械化驼峰的迂回线设置需一端连接推送线,另一端连接( D ) 场。 (A)到达 (B)出发 (C)通过 (D)调车 149.简易驼峰溜放车组间的间隔距离,主要是依靠变换( C )来解决的。 (A)下鞋方法 (B)手制动机制动力 (C)推峰速度 (D)减速器不同制动力 150.手制动机制动时,通过( B )的作用,将人力传到闸瓦上,使闸瓦与车轮踏面摩擦产生制动力,阻止车轮转动。 (A)闸瓦 (B)基础制动装置 (C)制动缸 (D)三通阀 151.为了识别车辆的性能、特殊设备及运用管理和检修、统计工作方便,在车辆的规定部位涂刷规定的各种标记称为( D )。 (A)车辆部位 (B)车辆性能 (C)车辆方位 (D)车辆标记 152.交叉渡线一般设在车站地形狭窄处,可以开通( C )方向。 (A)四个 (B)六个 (C)八个 (D)十个 153.铁鞋制动时,车组重量越大,铁鞋制动距离( A )。 (A)越长 (B)越短 (C)不变 (D)与之无关 154.中转车是指在本站不进行( D )作业的货车。 (A)调车 (B)改编 (C)列车技术 (D)货物装卸 155.机械化驼峰适用于调车线不少于( B ) 股道的大、中型编组站。 (A)8 (B)16 (C)24 (D)36 156.推进车辆运行遇紧急情况,拉动简易紧急制动阀的拉绳,即可迅速排出车列( A )的风,使车列立即停车。 (A)主风管 (B)制动缸 (C)副风缸 (D)三通阀 157.使用手制动机制动时,对重罐车应使用( C )有助于车组减速。 (A)紧拧 (B)死拧 (C)顿拧 (D)勒闸紧拧 158.( B )是设于划分货物列车牵引区段的地点,或区段车流的集散地点,一般只改编区段到发的车流,解体与编组区段、摘挂列车的车站。 (A)编组站 (B)区段站 (C)中间站 (D)货运站 159.铁鞋制动时,为提高制动效率,制动员应选择( C )的车辆下鞋。 (A)自重大 (B)轴重小 (C)轴重大 (D)载重小 160.铁鞋制动时,鞋尖宽度( D )轨面宽度时禁止使用。 (A)小于 (B)等于 (C)小于等于 (D)超过 161.机械化驼峰一般在溜放部分设置( B )制动位。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62.( C )禁止使用铁鞋制动。 (A)集装箱专用平车 (B)棚车 (C)客车 (D)敞车 163.车辆的定期修理标记属于( A )标记。 (A)共同 (B)一般 (C)普通 (D)特殊 164.铁鞋制动时,铁鞋尺寸与钢轨类型不符时( A )。 (A)禁止使用 (B)应慎用 (C)可以使用 (D)特殊情况下可用 165.平面牵出线多组溜放调车时,车组间隔以( D )制动为主。 (A)铁鞋 (B)减速器 (C)减速顶 (D)人力动机 166.在日常的运输组织工作中必须坚持( D )的运输原则。 (A)一装、二卸、三排空 (B)一排、二卸、三装车 (C)一卸、二装、三排空 (D)一卸、二排、三装车 167.在选择手制动机时“选大不选小”,其中“大和小”表示( C )的大小 。 (A)车轮 (B)闸瓦 (C)车型 (D)制动缸 168.车辆速度低于减速顶的临界速度时,减速顶对车辆( A )作用。 (A)基本不起制动 (B)进行制动 (C)强力制动 (D)进行加速 169.简易紧急制动阀一般用于需接通自动制动系统的( A )作业。 (A)推进 (B)牵引 (C)溜放 (D)驼峰
竞争对手分析图1-4大学生购买手工艺制品目的(A)取送作业 (B)摘挂作业 (C)编组作业 (D)机车出入段 128.机械化驼峰推峰作业时,对位于难行车组后面的易行车组应( C ) 推峰。 (A)定速 (B)加速 (C)减速 (D)停止 129.驼峰的峰上提钩与平面溜放提钩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B )。 (A)提钩时机 (B)提钩地点 (C)提钩方法 (D)提钩时机和提钩方法 130.车辆限界检查器应装设在驼峰推送线上距峰顶( C )处的地方。 (A)10~50m (B)30~50m (C)80~100m (D)120~150m 131.车辆限界检查器的作用是,凡是( A )超过检查器的车辆,经过限界检查器时驼峰信号自动关闭,禁止该车辆越过驼峰。 (A)下部 (B)中部 (C)上部 (D)中下部 132.调度集中,是铁路运输线上应用的一种( C ) 控制设备。 (A)近程 (B)中程 (C)远程 (D)现场 133.TMIS是( A )的简称。 (A)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B)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信息系统 (C)铁路车辆管理信息系统 (D)铁路运输确报信息系统 134.DMIS是( B )的简称。 (A)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 (B)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系统 (C)编组站管理信息系统 (D)现车管理信息系统 135.驼峰的道岔区坡其坡度一般为( D )。 (A)5%~8% (B)5‰~8‰ (C)1%~3.5% (D)1‰~3.5‰ 136.在连挂前,将进行连挂的( B )调整到便于安全连挂的位置,称为调整钩位。 (A)软管 (B)车钩 (C)锁铁 (D)钩提销 137.铁鞋制动时,( B )在有前慢后快的隔钩车时采用。 (A)近放基本多掏档 (B)近放基本远掏档 (C)远放基本近掏档 (D)让头拦尾 138.车钩全开位置,是( A )已经完全向外转开的位置。 (A)钩舌 (B)钩身 (C)钩头 (D)钩提销 139.推送挂车时,如距停留车不足55m时显示( B )信号。 (A)减速 (B)三车距离 (C)五车距离 (D)接近连挂 140.机械化驼峰解散车列时,对位于小车组的溜放车组后的长大溜放车组,应( B )推送。 (A)减速 (B)加速 (C)停车后 (D)匀速 141.机械化驼峰解散车列时,进入同一线束的溜放车组,对于大组车后的小组车,应( A )。 (A)适当减速推送 (B)适当加速推送 (C)停车 (D)匀速推送 142.曲线附加阻力大小与曲线半径的大小( B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相等 (D)不能确定 143.旅客列车(动车组)最高运行速度为200km/h时,列车紧急制动距离限制为( )
A. )。 (A)加速推峰 (B)定速推峰 (C)减速推峰 (D)推送过峰 145.军用危险货物按( A )依次划分为五组,每组又划分若干级,共五组52级。 (A)爆炸品、毒害品、易燃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B)爆炸品、易燃品、毒害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C)爆炸品、放射性物品、毒害品、易燃品、腐蚀品 (D)爆炸品、放射性物品、易燃品、毒害品、腐蚀品146.机械化驼峰的单推单溜作业方案中,驼峰调车机按照“取车、推送、溜放、( B )”四个程序不间断的工作。 (A)挂车 (B)整理 (C)整备 (D)等待 147.机械化驼峰推峰作业,若前行车是易行车且进近距离线路,后行车是难行车进远距离线路,应低速溜出前行车后( C )溜放后行车。 (A)减速 (B)定速 (C)稍停轮再加速 (D)加速 148.机械化驼峰的迂回线设置需一端连接推送线,另一端连接( D ) 场。 (A)到达 (B)出发 (C)通过 (D)调车 149.简易驼峰溜放车组间的间隔距离,主要是依靠变换( C )来解决的。 (A)下鞋方法 (B)手制动机制动力 (C)推峰速度 (D)减速器不同制动力 150.手制动机制动时,通过( B )的作用,将人力传到闸瓦上,使闸瓦与车轮踏面摩擦产生制动力,阻止车轮转动。 (A)闸瓦 (B)基础制动装置 (C)制动缸 (D)三通阀 151.为了识别车辆的性能、特殊设备及运用管理和检修、统计工作方便,在车辆的规定部位涂刷规定的各种标记称为( D )。 (A)车辆部位 (B)车辆性能 (C)车辆方位 (D)车辆标记 152.交叉渡线一般设在车站地形狭窄处,可以开通( C )方向。 (A)四个 (B)六个 (C)八个 (D)十个 153.铁鞋制动时,车组重量越大,铁鞋制动距离( A )。 (A)越长 (B)越短 (C)不变 (D)与之无关 154.中转车是指在本站不进行( D )作业的货车。 (A)调车 (B)改编 (C)列车技术 (D)货物装卸 155.机械化驼峰适用于调车线不少于( B ) 股道的大、中型编组站。 (A)8 (B)16 (C)24 (D)36 156.推进车辆运行遇紧急情况,拉动简易紧急制动阀的拉绳,即可迅速排出车列( A )的风,使车列立即停车。 (A)主风管 (B)制动缸 (C)副风缸 (D)三通阀 157.使用手制动机制动时,对重罐车应使用( C )有助于车组减速。 (A)紧拧 (B)死拧 (C)顿拧 (D)勒闸紧拧 158.( B )是设于划分货物列车牵引区段的地点,或区段车流的集散地点,一般只改编区段到发的车流,解体与编组区段、摘挂列车的车站。 (A)编组站 (B)区段站 (C)中间站 (D)货运站 159.铁鞋制动时,为提高制动效率,制动员应选择( C )的车辆下鞋。 (A)自重大 (B)轴重小 (C)轴重大 (D)载重小 160.铁鞋制动时,鞋尖宽度( D )轨面宽度时禁止使用。 (A)小于 (B)等于 (C)小于等于 (D)超过 161.机械化驼峰一般在溜放部分设置( B )制动位。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62.( C )禁止使用铁鞋制动。 (A)集装箱专用平车 (B)棚车 (C)客车 (D)敞车 163.车辆的定期修理标记属于( A )标记。 (A)共同 (B)一般 (C)普通 (D)特殊 164.铁鞋制动时,铁鞋尺寸与钢轨类型不符时( A )。 (A)禁止使用 (B)应慎用 (C)可以使用 (D)特殊情况下可用 165.平面牵出线多组溜放调车时,车组间隔以( D )制动为主。 (A)铁鞋 (B)减速器 (C)减速顶 (D)人力动机 166.在日常的运输组织工作中必须坚持( D )的运输原则。 (A)一装、二卸、三排空 (B)一排、二卸、三装车 (C)一卸、二装、三排空 (D)一卸、二排、三装车 167.在选择手制动机时“选大不选小”,其中“大和小”表示( C )的大小 。 (A)车轮 (B)闸瓦 (C)车型 (D)制动缸 168.车辆速度低于减速顶的临界速度时,减速顶对车辆( A )作用。 (A)基本不起制动 (B)进行制动 (C)强力制动 (D)进行加速 169.简易紧急制动阀一般用于需接B. 1100m
C. 1400m
D. 2000m 144.非机械化驼峰向难行线解散难行车应( A )。 (A)加速推峰 (B)定速推峰 (C)减速推峰 (D)推送过峰 145.军用危险货物按( A )依次划分为五组,每组又划分若干级,共五组52级。 (A)爆炸品、毒害品、易燃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B)爆炸品、易燃品、毒害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C)爆炸品、放射性物品、毒害品、易燃品、腐蚀品 (D)爆炸品、放射性物品、易燃品、毒害品、腐蚀品146.机械化驼峰的单推单溜作业方案中,驼峰调车机按照“取车、推送、溜放、( B )”四个程序不间断的工作。 (A)挂车 (B)整理 (C)整备 (D)等待 147.机械化驼峰推峰作业,若前行车是易行车且进近距离线路,后行车是难行车进远距离线路,应低速溜出前行车后( C )溜放后行车。 (A)减速 (B)定速 (C)稍停轮再加速 (D)加速 148.机械化驼峰的迂回线设置需一端连接推送线,另一端连接( D ) 场。 (A)到达 (B)出发 (C)通过 (D)调车 149.简易驼峰溜放车组间的间隔距离,主要是依靠变换( C )来解决的。 (A)下鞋方法 (B)手制动机制动力 (C)推峰速度 (D)减速器不同制动力 150.手制动机制动时,通过( B )的作用,将人力传到闸瓦上,使闸瓦与车轮踏面摩擦产生制动力,阻止车轮转动。 (A)闸瓦 (B)基础制动装置 (C)制动缸 (D)三通阀 151.为了识别车辆的性能、特殊设备及运用管理和检修、统计工作方便,在车辆的规定部位涂刷规定的各种标记称为( D )。 (A)车辆部位 (B)车辆性能 (C)车辆方位 (D)车辆标记 152.交叉渡线一般设在车站地形狭窄处,可以开通( C )方向。 (A)四个 (B)六个 (C)八个 (D)十个 153.铁鞋制动时,车组重量越大,铁鞋制动距离( A )。 (A)越长 (B)越短 (C)不变 (D)与之无关 154.中转车是指在本站不进行( D )作业的货车。 (A)调车 (B)改编 (C)列车技术 (D)货物装卸 155.机械化驼峰适用于调车线不少于( B ) 股道的大、中型编组站。 (A)8 (B)16 (C)24 (D)36 156.推进车辆运行遇紧急情况,拉动简易紧急制动阀的拉绳,即可迅速排出车列( A )的风,使车列立即停车。 (A)主风管 (B)制动缸 (C)副风缸 (D)三通阀 157.使用手制动机制动时,对重罐车应使用( C )有助于车组减速。 (A)紧拧 (B)死拧 (C)顿拧 (D)勒闸紧拧 158.( B )是设于划分货物列车牵引区段的地点,或区段车流的集散地点,一般只改编区段到发的车流,解体与编组区段、摘挂列车的车站。 (A)编组站 (B)区段站 (C)中间站 (D)货运站 159.铁鞋制动时,为提高制动效率,制动员应选择( C )的车辆下鞋。 (A)自重大 (B)轴重小 (C)轴重大 (D)载重小 160.铁鞋制动时,鞋尖宽度( D )轨面宽度时禁止使用。 (A)小于 (B)等于 (C)小于等于 (D)超过 161.机械化驼峰一般在溜放部分设置( B )制动位。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62.( C )禁止使用铁鞋制动。 (A)集装箱专用平车 (B)棚车 (C)客车 (D)敞车 163.车辆的定期修理标记属于( A )标记。 (A)共同 (B)一般 (C)普通 (D)特殊 164.铁鞋制动时,铁鞋尺寸与钢轨类型不符时( A )。 (A)禁止使用 (B)应慎用 (C)可以使用 (D)特殊情况下可用 165.平面牵出线多组溜放调车时,车组间隔以( D )制动为主。 (A)铁鞋 (B)减速器 (C)减速顶 (D)人力动机 166.在日常的运输组织工作中必须坚持( D )的运输原则。 (A)一装、二卸、三排空 (B)一排、二卸、三装车 (C)一卸、二装、三排空 (D)一卸、二排、三装车 167.在选择手制动机时“选大不选小”,其中“大和小”表示( C )的大小 。 (A)车轮 (B)闸瓦 (C)车型 (D)制动缸 168.车辆速度低于减速顶的临界速度时,减速顶对车辆( A )作用。 (A)基本不起制动 (B)进行制动 (C)强力制动 (D)进行加速 169.简易紧急制动阀一般用于需接通自动制动系统的( A )作业。 (A)推进 (B)牵引 (C)溜放 (D)驼峰
题目解答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