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淬火后主要获得的室温组织为( )A. 奥氏体 B. 渗碳体 C. 贝氏体 D. •马氏体或贝氏体
淬火后主要获得的室温组织为( )
A. 奥氏体B. 渗碳体
C. 贝氏体
D. •马氏体或贝氏体
题目解答
答案
D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热处理中淬火工艺的原理及其对材料组织的影响,重点在于理解淬火后室温下的显微组织特征。
解题核心思路:
- 明确淬火过程的本质:淬火是将钢加热至奥氏体化后,快速冷却以获得特定组织。
- 区分不同冷却速度的影响:快速冷却形成马氏体,中等速度可能形成贝氏体。
- 排除干扰选项:奥氏体在室温下不稳定,渗碳体通常与莱氏体相关,均不符合淬火后的室温组织特征。
破题关键点:
- 马氏体是淬火的主要产物,贝氏体可能在特定冷却条件下形成,但两者均属于淬火可能的组织结果。
淬火的基本原理:
- 奥氏体化:将钢加热至临界温度以上,使铁素体和渗碳体完全溶解为奥氏体。
- 快速冷却:通过水冷、油冷等方式抑制奥氏体向珠光体转变,形成马氏体。
- 组织特征:
- 马氏体:高硬度、高强度的针状组织,是碳钢淬火后的典型产物。
- 贝氏体:在中等冷却速度下(如空冷),部分区域可能形成贝氏体,但通常与马氏体共存。
选项分析:
- A. 奥氏体:错误。奥氏体是高温相,在室温下会分解为其他组织。
- B. 渗碳体:错误。渗碳体是共析或共晶产物,与淬火无直接关系。
- C. 贝氏体:片面。贝氏体仅在特定冷却条件下形成,非主要产物。
- D. 马氏体或贝氏体:正确。马氏体是主要产物,贝氏体可能在部分条件下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