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孙某诉朱某借款合同纠纷案,朱某得知人民陪审员唐某曾违反规定私下会见孙某的代理律师李某,遂向法院提出回避申请。关于本案的回避,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A. 唐某有权就回避决定申请复议B. 朱某申请回避时,必须说明理由C. 唐某的回避应由法院院长决定D. 朱某应向法院院长提出针对唐某的回避申请
孙某诉朱某借款合同纠纷案,朱某得知人民陪审员唐某曾违反规定私下会见孙某的代理律师李某,遂向法院提出回避申请。关于本案的回避,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 唐某有权就回避决定申请复议
B. 朱某申请回避时,必须说明理由
C. 唐某的回避应由法院院长决定
D. 朱某应向法院院长提出针对唐某的回避申请
题目解答
答案
BC
B. 朱某申请回避时,必须说明理由
C. 唐某的回避应由法院院长决定
B. 朱某申请回避时,必须说明理由
C. 唐某的回避应由法院院长决定
解析
本题考查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需明确以下要点:
- 回避申请的程序要求:当事人申请回避时必须说明理由(关键点)。
- 回避决定的主体:审判人员的回避由法院院长决定(核心知识点)。
- 复议权的归属:被决定回避的人员有权申请复议,但需注意复议程序的适用条件。
- 申请对象的确定:针对审判人员的回避申请,应向法院提出,由院长处理。
选项分析
选项B
正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6条,当事人申请回避时必须说明理由,理由不充分的,法院可驳回申请。说明理由是申请回避的必要程序。
选项C
正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7条,审判人员(包括人民陪审员)的回避由法院院长决定。院长的决定具有终局性,除非院长本人是被申请回避者,此时由审判委员会决定。
选项A
错误。虽然《民事诉讼法》第47条规定被决定回避的人员有权申请复议,但复议程序通常针对当事人启动,被申请人自行申请复议的情形较少见。本题中,唐某作为被申请人,其复议权的行使存在争议,但根据答案设定,A不选。
选项D
错误。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向法院提出,而非直接向院长提交。院长作为决定者,需通过法院内部程序处理申请。直接向院长提出不符合法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