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草酸钠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淡粉色。
草酸钠标定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淡粉色。
题目解答
答案
正确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高锰酸钾滴定反应终点判断的理解,特别是草酸钠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的颜色变化。
解题核心思路:
- 明确高锰酸钾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还原特性:高锰酸根(MnO₄⁻)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为无色的Mn²⁺。
- 理解滴定过程中指示剂的作用:高锰酸钾自身可作为指示剂,其紫色(未反应时)会随着反应进行逐渐褪去。
- 抓住终点特征:当反应完全时,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无法被还原,溶液中残留的MnO₄⁻会使溶液呈现淡粉色。
破题关键点:
- 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使其在反应中被还原为无色产物,溶液颜色变化是判断终点的关键。
- 终点时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淡粉色,表明高锰酸钾过量,反应终止。
草酸钠(Na₂C₂O₄)标定高锰酸钾(KMnO₄)溶液的反应属于酸性条件下的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5\text{C}_2\text{O}_4^{2-} + 2\text{MnO}_4^- + 16\text{H}^+ \rightarrow 2\text{Mn}^{2+} + 10\text{CO}_2\uparrow + 8\text{H}_2\text{O}$
关键步骤分析:
- 反应条件:需在硫酸酸化条件下进行,提供H⁺以激活MnO₄⁻的氧化性。
- 颜色变化:
- 反应过程中:MnO₄⁻(紫色)被还原为无色的Mn²⁺,溶液颜色逐渐褪去。
- 终点时刻:当草酸钠完全反应后,滴入的高锰酸钾无法被还原,溶液中残留的MnO₄⁻使溶液呈现淡粉色。
- 指示剂作用:高锰酸钾自身作为指示剂,无需额外添加。
结论:题目描述“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淡粉色”正确反映了高锰酸钾滴定反应的终点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