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等温转变时,可得到哪些转变产物?试列表比较他们的组织和性能。
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等温转变时,可得到哪些转变产物?试列表比较他们的组织和性能。
题目解答
答案
根据等温温度不同,其转变产物有珠光体型和贝氏体型两种。 高温转变; (1)A<sub>c1</sub>~650℃珠光体P粗片状铁素体与渗碳体混合物HRC<25; (2)650~600℃索氏体S600倍光学金相显微镜下才能分辨的细片状珠光体HRC为25~35; (3)600~550℃托氏体T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已无法分辨的极细片状珠光体HRC为35~40; 中温转变: (1)550~350℃上贝氏体B上羽毛状组织HRC40~45; (2)350℃~Ms下贝氏体B下黑色针状或称竹叶状组织HRC45~55。
解析
步骤 1:确定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温度范围
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下等温转变时,可以得到不同的转变产物。这些转变产物的组织和性能会随着等温温度的不同而变化。根据等温温度的不同,可以将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分为高温转变和中温转变。
步骤 2:高温转变产物
在高温转变中,过冷奥氏体在Ac1~650℃的温度范围内,可以得到珠光体型的转变产物。这些转变产物包括珠光体P、索氏体S和托氏体T。其中,珠光体P是粗片状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混合物,硬度HRC<25;索氏体S是在650~600℃温度范围内得到的细片状珠光体,硬度HRC为25~35;托氏体T是在600~550℃温度范围内得到的极细片状珠光体,硬度HRC为35~40。
步骤 3:中温转变产物
在中温转变中,过冷奥氏体在550~350℃的温度范围内,可以得到贝氏体型的转变产物。这些转变产物包括上贝氏体B上和下贝氏体B下。其中,上贝氏体B上是在550~350℃温度范围内得到的羽毛状组织,硬度HRC40~45;下贝氏体B下是在350℃~Ms温度范围内得到的黑色针状或称竹叶状组织,硬度HRC45~55。
过冷奥氏体在不同温度下等温转变时,可以得到不同的转变产物。这些转变产物的组织和性能会随着等温温度的不同而变化。根据等温温度的不同,可以将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分为高温转变和中温转变。
步骤 2:高温转变产物
在高温转变中,过冷奥氏体在Ac1~650℃的温度范围内,可以得到珠光体型的转变产物。这些转变产物包括珠光体P、索氏体S和托氏体T。其中,珠光体P是粗片状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混合物,硬度HRC<25;索氏体S是在650~600℃温度范围内得到的细片状珠光体,硬度HRC为25~35;托氏体T是在600~550℃温度范围内得到的极细片状珠光体,硬度HRC为35~40。
步骤 3:中温转变产物
在中温转变中,过冷奥氏体在550~350℃的温度范围内,可以得到贝氏体型的转变产物。这些转变产物包括上贝氏体B上和下贝氏体B下。其中,上贝氏体B上是在550~350℃温度范围内得到的羽毛状组织,硬度HRC40~45;下贝氏体B下是在350℃~Ms温度范围内得到的黑色针状或称竹叶状组织,硬度HRC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