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题一:材料的结构1谈谈你对材料学科和材料科学的认识。2金属键与其它结合键有何不同,如何释金属的某些特性?3说明空间点阵、晶体结构、晶胞三者之间的关系。4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的标定有何不同?其中有何须注意的问题?5画出三种典型晶胞结构示意,其表示符号、原子数、配位数、致密度各是什么?6碳原子易进入a-铁,还是P-铁,如何释?7研究晶体缺陷有何意义?8点缺陷主要有几种?为何说点缺陷是热力学平衡的缺陷?9位错概念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其易动性是如何实现的?10试述位错的性质。11试述博士矢量的意义。12与位错有关的三个力的表达式各是什么?简述其求原理。13柯氏气团是如何形成的?它对材料行为有何影响?14晶体中的界面有何共性?它对材料行为有何影响?综合题二:凝固、相结构与相1简述合金相的分类,固溶体与纯金属相比,有何结构、性能特点?2固溶体与纯金属的结晶有何异同?3试述匀晶系不平衡结晶的过程(平均成分线的形成、两种偏)4分共晶系合金典型的不平衡结晶组织及其形成原因。5试述含碳量对平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相含量、形态的变化)。6说明三元相的水平截面、垂直截面及投影的应用。7分两种合金平衡冷却过程,指出其室温组织。8指出Fe-Fe3C相中适合锻造、铸造、冷塑变、热处理加工的成分范围,说明原因。9什么是过冷[1][1]?为何说过冷是凝固的必要条件?10分界面结构和温度梯度对晶体生长形态的影响。11根据凝固理论,试述细化晶粒的基本途径。12判断不同温度下晶核半径与自由能变化关系曲线。13画说明成分过冷的形成,成分过冷对晶体生长形状有何影响?14常见的铸锭缺陷有哪些?15液态金属凝固时需要过冷,那么固态金属熔化时是否需要过热[2][2]?为什么?16谈谈你所了的凝固新技术及其应用。综合题三:扩散、塑变与再结晶1可不可以说扩散定律实际上只有一个,为什么?2渗碳为什么在奥氏体中而不在铁素体中进行?3在研究纯铁渗碳时,通常假定渗碳气氛的渗碳能力足以使奥氏体的溶碳量达到饱和,且渗碳开始工件表面可迅速获得一个恒定的表面浓度Cs,此浓度在整个过程中维持不变。(1)结合Fe-Fe3C相,分别画出纯铁在930°C和800°C渗碳时,渗碳铁棒的成分-距离曲线示意。(2)选择温度低于727°C,能否达到渗碳的目的,为什么?4试分材料强化常用的方法、机制及适用条件。5为何晶粒越细、材料的强度越高,其塑韧性也越好?6何谓单滑移、多滑移和交滑移?画出三者滑移线的形貌。7试分单晶体滑移和李生变形的异同点。8某面心立方晶体的可动滑移系为(in)[Ho]0(1)指出引起滑移的单位位错的柏士矢量。(2)若滑移是由纯刃型位错引起的,试指出位错线的方向。(3)若滑移是由纯螺型位错引起的,试指出位错线的方向。(4)指出在上述(2)、(3)两种情况下滑移时位错线的滑移方向。9若单晶体铜的表面恰为(100),假设晶体可以在各个滑移系上进行滑移,试分表面上滑移线形貌。若晶体表面为(111)呢?10鹄板在1100°C加工变形,锡板在室温下变形,它们的组织结构有何变化?11根据形变金属退火后晶粒尺寸与变形量关系示意,(1)将一锲形铜片置于间距恒定的两轧鶴间轧制,画出此铜片经完全再结晶后晶粒大小沿片长方向变化示意。(2)一块纯锡板被子弹击穿,试画出弹孔周围组织变化示意。12热加工和冷加工是如何划分的,分热加工和冷加工过程中的组织与性能变化。13绘出第六章内容结构框。14绘出第七章内容结构框。15绘出第八章内容结构框。综合题四:固态相变与新型材料1固态相变与凝固两过程有何异同?2说明固态相变比液态材料结晶阻力大的原因。3说明晶体缺陷促进固态相变形核的原因。4描述脱溶转变的相变过程,并建立它与马氏体回火转变过程的联系。5再结晶和调幅分是相变过程吗,为什么?6分调幅分的热力学条件。7试述马氏体高强度、高硬度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形成条件相变类型组成相亚结构性能特点形貌特征PPTS板条M"片状MB上B下9画说明A-M转变。10谈谈你对组织结构、加工工艺、化学成分和性能四者之间的关系。11简述复合材料增强原理。12简述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类型,如何改善界面结合状态。13采用一定的方法(框法、分枝法等)说明本书各章内容之间的联系。
综合题一:材料的结构
1谈谈你对材料学科和材料科学的认识。
2金属键与其它结合键有何不同,如何释金属的某些特性?
3说明空间点阵、晶体结构、晶胞三者之间的关系。
4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的标定有何不同?其中有何须注意的问题?
5画出三种典型晶胞结构示意,其表示符号、原子数、配位数、致密度各是什么?
6碳原子易进入a-铁,还是P-铁,如何释?
7研究晶体缺陷有何意义?
8点缺陷主要有几种?为何说点缺陷是热力学平衡的缺陷?
9位错概念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其易动性是如何实现的?
10试述位错的性质。
11试述博士矢量的意义。
12与位错有关的三个力的表达式各是什么?简述其求原理。
13柯氏气团是如何形成的?它对材料行为有何影响?
14晶体中的界面有何共性?它对材料行为有何影响?
综合题二:凝固、相结构与相
1简述合金相的分类,固溶体与纯金属相比,有何结构、性能特点?
2固溶体与纯金属的结晶有何异同?
3试述匀晶系不平衡结晶的过程(平均成分线的形成、两种偏)
4分共晶系合金典型的不平衡结晶组织及其形成原因。
5试述含碳量对平衡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相含量、形态的变化)。
6说明三元相的水平截面、垂直截面及投影的应用。
7分两种合金平衡冷却过程,指出其室温组织。
8指出Fe-Fe3C相中适合锻造、铸造、冷塑变、热处理加工的成分范围,说明原因。9什么是过冷[1][1]?为何说过冷是凝固的必要条件?
10分界面结构和温度梯度对晶体生长形态的影响。
11根据凝固理论,试述细化晶粒的基本途径。
12判断不同温度下晶核半径与自由能变化关系曲线。
13画说明成分过冷的形成,成分过冷对晶体生长形状有何影响?
14常见的铸锭缺陷有哪些?
15液态金属凝固时需要过冷,那么固态金属熔化时是否需要过热[2][2]?为什么?
16谈谈你所了的凝固新技术及其应用。
综合题三:扩散、塑变与再结晶
1可不可以说扩散定律实际上只有一个,为什么?
2渗碳为什么在奥氏体中而不在铁素体中进行?
3在研究纯铁渗碳时,通常假定渗碳气氛的渗碳能力足以使奥氏体的溶碳量达到饱和,且渗碳开始工件表面可迅速获得一个恒定的表面浓度Cs,此浓度在整个过程中维持不变。
(1)结合Fe-Fe3C相,分别画出纯铁在930°C和800°C渗碳时,渗碳铁棒的成分-距离曲线示意。
(2)选择温度低于727°C,能否达到渗碳的目的,为什么?
4试分材料强化常用的方法、机制及适用条件。
5为何晶粒越细、材料的强度越高,其塑韧性也越好?
6何谓单滑移、多滑移和交滑移?画出三者滑移线的形貌。
7试分单晶体滑移和李生变形的异同点。
8某面心立方晶体的可动滑移系为(in)[Ho]0
(1)指出引起滑移的单位位错的柏士矢量。
(2)若滑移是由纯刃型位错引起的,试指出位错线的方向。
(3)若滑移是由纯螺型位错引起的,试指出位错线的方向。
(4)指出在上述(2)、(3)两种情况下滑移时位错线的滑移方向。
9若单晶体铜的表面恰为(100),假设晶体可以在各个滑移系上进行滑移,试分表面上滑移线形貌。若晶体表面为(111)呢?
10鹄板在1100°C加工变形,锡板在室温下变形,它们的组织结构有何变化?
11根据形变金属退火后晶粒尺寸与变形量关系示意,
(1)将一锲形铜片置于间距恒定的两轧鶴间轧制,画出此铜片经完全再结晶后晶粒大小沿片长方向变化示意。
(2)一块纯锡板被子弹击穿,试画出弹孔周围组织变化示意。
12热加工和冷加工是如何划分的,分热加工和冷加工过程中的组织与性能变化。
13绘出第六章内容结构框。
14绘出第七章内容结构框。
15绘出第八章内容结构框。
综合题四:固态相变与新型材料
1固态相变与凝固两过程有何异同?
2说明固态相变比液态材料结晶阻力大的原因。
3说明晶体缺陷促进固态相变形核的原因。
4描述脱溶转变的相变过程,并建立它与马氏体回火转变过程的联系。
5再结晶和调幅分是相变过程吗,为什么?
6分调幅分的热力学条件。
7试述马氏体高强度、高硬度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
形成条件相变类型组成相亚结构性能特点形貌特征
P
PT
S板条M
"片状M
B上
B下
9画说明A-M转变。
10谈谈你对组织结构、加工工艺、化学成分和性能四者之间的关系。
11简述复合材料增强原理。
12简述复合材料界面结合类型,如何改善界面结合状态。
13采用一定的方法(框法、分枝法等)说明本书各章内容之间的联系。
题目解答
答案
8 列表说明下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