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共析钢加热后在空气冷却[1]条件下形成()组织。A. 珠光体B. 索氏体C. 托氏体D. 马氏体
共析钢加热后在空气冷却[1]条件下形成()组织。
- A. 珠光体
- B. 索氏体
- C. 托氏体
- D. 马氏体
题目解答
答案
B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共析钢在不同冷却条件下的组织转变规律,重点区分不同冷却速度对相变产物的影响。
解题核心思路:
- 共析钢的基本性质:共析钢含碳量为0.77%,加热后形成单一奥氏体组织。
- 冷却速度与组织关系:
- 缓慢冷却(炉冷)→ 珠光体(P);
- 中等冷却(空冷)→ 索氏体(S);
- 快速冷却(油冷或水冷)→ 托氏体(T)或马氏体(M)。
- 关键区分点:索氏体是珠光体的变种,形成于中等冷却速度(空冷),组织更细密。
破题关键:明确“空气冷却”对应中等冷却速度,结合共析钢的相变规律,锁定索氏体。
共析钢加热后形成奥氏体,冷却时的组织变化取决于冷却速度:
-
珠光体(A选项):
- 形成条件:缓慢冷却(炉冷)。
- 组织特征:铁素体(F)与渗碳体(Fe₃C)层片状交替排列。
- 与题意不符,因空气冷却速度较快于炉冷。
-
索氏体(B选项):
- 形成条件:中等冷却速度(空气冷却)。
- 组织特征:更细密的层片状结构(比珠光体薄)。
- 符合题干中“空气冷却”的条件。
-
托氏体(C选项):
- 形成条件:快速冷却(油冷)。
- 组织特征:极细的层片状结构或隐晶结构。
- 冷却速度高于空气冷却,排除。
-
马氏体(D选项):
- 形成条件:极快速冷却(水冷)。
- 组织特征:针状结构。
- 与空气冷却无关,排除。
结论:空气冷却时,共析钢的奥氏体转变为索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