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8.(2020秋•上城区校级期中)以铁、氧化铜、稀硫酸三种物质为原料制取铜,有两条途径:①FeH2Cu②CuOCuSO4Cu若需制得相同质量的铜,在实际实验过程中这两条途径所消耗的有关物质质量相同的是( )A.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B.消耗相同质量的铁 C.消耗相同质量的硫酸 D.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相同
8.(2020秋•上城区校级期中)以铁、氧化铜、稀硫酸三种物质为原料制取铜,有两条途径:
①FeH2Cu
②CuOCuSO4Cu
若需制得相同质量的铜,在实际实验过程中这两条途径所消耗的有关物质质量相同的是( )
A.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B.消耗相同质量的铁
C.消耗相同质量的硫酸
D.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相同
题目解答
答案
8.【解答】解:因为整个制备过程中,所有Cu元素都能形成单质Cu,而都来自CuO,没有损失,所以①②氧化铜质量相同。
①Fe+H2SO4=FeSO4+H2↑,H2+CuOH2O+Cu生成1份Cu需要1份CuO和1份H2SO4和1份Fe;
②CuO+H2SO4=CuSO4+H2O,CuSO4+Fe=Cu+FeSO4生成1份Cu需要1份CuO和1份H2SO4和1份Fe;
看上去都是相同的。特别注意用H2还原氧化铜的时候,需要先通H2然后加热,以将空气从玻璃管中排出。如果不排出,会引起爆炸,所以H2的量要多一些。所以H2SO4和Fe的量也要多一些。
故选:A。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关系及实际实验中的损耗因素,涉及金属与酸的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解题核心思路:
- 守恒法:两种途径中,最终生成的铜质量相同,说明Cu元素总量相同,而Cu仅来自CuO,因此消耗的CuO质量相同。
- 实际损耗分析:途径①中用H₂还原CuO时,需额外通入H₂排空气,导致H₂实际用量超过理论值,进而影响Fe和H₂SO₄的消耗量。
- 对比反应式: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各物质的摩尔比,结合实际操作中的损耗,判断选项。
破题关键点:
- CuO消耗量相同(Cu元素守恒)。
- 途径①中H₂的实际用量增加,导致Fe和H₂SO₄的消耗量更多。
途径①分析
- Fe与H₂SO₄反应:
$\text{Fe} + \text{H}_2\text{SO}_4 \rightarrow \text{FeSO}_4 + \text{H}_2↑$
每1 mol Fe生成1 mol H₂。 - H₂还原CuO:
$\text{H}_2 + \text{CuO} \xrightarrow{\Delta} \text{Cu} + \text{H}_2\text{O}$
理论上1 mol H₂还原1 mol CuO生成1 mol Cu。
实际操作中:需先通入H₂排空气,导致H₂用量增加,进而需更多Fe和H₂SO₄。
途径②分析
- CuO与H₂SO₄反应:
$\text{CuO} + \text{H}_2\text{SO}_4 \rightarrow \text{CuSO}_4 + \text{H}_2\text{O}$
1 mol CuO消耗1 mol H₂SO₄。 - Fe置换Cu:
$\text{Fe} + \text{CuSO}_4 \rightarrow \text{Cu} + \text{FeSO}_4$
1 mol Fe置换1 mol CuSO₄中的Cu。
关键对比
- CuO消耗:两种途径中Cu均来自CuO,且最终Cu质量相同,故消耗CuO质量相同(选项A正确)。
- Fe消耗:途径①因额外H₂需求,需更多Fe(选项B错误)。
- H₂SO₄消耗:途径①中H₂SO₄用于生成H₂和后续反应,实际用量更多(选项C错误)。
- FeSO₄生成量:途径①中Fe消耗更多,生成的FeSO₄更多(选项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