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电子监视手段, 如计算机、 摄像机和电话监控升等超越了有效监控的界限而损害了员工的权利? 答:这要从有效控制的原则说起,先说超越有效监控。 1、有效控制要反映计划要求,所以当监控超越了反应计划要求的目的时,属于这种情况。 2 组织适宜,即当监控工作不是以组织的结构为依据时,属于这种情 况。3 控制关键点,即控制的过多。 4 关注例外,即例外离开了关键点。 5 控制趋势,即控制没有要顾及趋势。 对于员工权利的损害,首先要看是否合法,并且要顾及员工的感受。两者都可能对员工构成对员工权利的 损害。综合上述, 如果超越了有效控制的原则, 并对员工构成了真实的损害, 则属于题目所说的情况。5“每个员工在组织控制[1]工作活动中都起到了作用” ,你同意吗?或你认为控制仅仅是管理者的责任吗?请说明 我认为控制不仅仅是管理者的责任,每个员工在组织控制工作活动中都起到了作用。我认为作为管理者应该管 理的是控制员工的工作时的工作气氛而不是帮助员工解决他解决不了的问题。作为员工,应该遵守控制时顶的 方案等,也算是在组织控制工作活动(1)电子企业外部环境的各方面对全球化的影响: [ 1]大网络的环境形成。从外部环境来看,电子计算 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整个世界越来越小,这也意味着企业的竞争环境[2]将由区域向全球化发展,企业所处的宏观环 境实际上已经不仅仅是通过信息技术[3]连接起来的狭义的网络,而应该将技术环境[4]与经济环境结合在一起考虑, 形成一种大网络的概念,在这种大网络下来考虑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经营模式。 [ 2]行业竞争结构的改变。根据竞争战略[5]专家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的竞争状况是由五种作用力来决定的,作用力越强,行业的竞争 越激烈。这五种作用力是:现有竞争者[6]的竞争、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互 联网的广泛应用可以从多方面改变行业竞争机构,也是竞争更加激烈。在互联网上,顾客获取产品信息更加方 便,可以对多种产品的价格、服务等进行分析,并且购买产品可以不再受时间和地理位置的限制,买方讨价还 价的能力自然会有很大的提升。为了吸引和留住顾客,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方式也将从传统的关注利润向关注顾 客转移。因此,互联网时代 “客户定制规则 ”的习惯。[3]顾客需求行为的变化。互联网不仅为顾客了解产品提 供了极大方便,互联网本身也是一个理想产品销售渠道。戴尔电脑公司企业网站目前每季度有超过四千万人浏 览,通过网站实现的销售额占公司总收入的 40%— 50% B2C电子商务[7]的发展,势必引起顾客消费模式和需求行为的变化,这种变化要求企业对营销战略[8]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4]企业交易模式的改变与价值链[9]的再创。电子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中,最为明显的是供应链和销售方式的重大改革,企业 间电子商务发展的势头迅猛。 B2B交易的优越性不仅在降低交易成本,而且改变传统的的交易流程,缩短了交 易时间,企业内部价值链扩展到连接企业的供应商和客户网络。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强化的供应链,大大缩短了 从接受订单、原材料采购到发货的周期,通过供应商、分销商和企业库存,实时共享,实现实时主动的生产计 划等。(2)电子信息化对全球化的企业内部管理的变革影响。电子信息企业的外部环境不仅影响到全球化,其 内部的管理模式[10]也对全球化有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组织结构[11]、营销方式、内部协调、顾客服务[12]等方面。 组织结构的变革。传统的管理模式中,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层次[13]越来越深,组织结构越来越臃肿。 结果造成管理流程复杂,管理效率[14]低下,并且增大了管理成本,减弱了企业的竞争优势[15]。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 应用使得传统的等级管理向全员参与、模块组织、水平组织等新型组织模式转变,管理幅度可以冲破传统管理 模式的限制,垂直的层级组织中大量的中间层已经没有必要,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的距离大为缩短,组织结构 向扁平化方向发展。 [ 2]营销方式的扩展。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企业重要的营销工具,网络营销[16]是企业整体营 销战略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而不仅仅不通过互联网来销售产品。 网络营销的基本功能[17]还包括提升品牌形象[18]、增进顾客关系、改善顾客 4有人说创业精神[19]只适用于小型的和新创立的企业,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答: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创业精神不仅适用于小型的和新创立的企业,也适用于大中型的和已创立的 企业,即创业精神对于所有的企业都是适用的。创业是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人或一群人投入时间和资金,追求创造价值以及通过创新实现成长 的机遇,而不顾当前所控制的资源如何。这一定义包含了三个重要的核心观念:追求机遇,创新,成长。创业 者们通过改变、变革、改造或引入新产品或服务来寻求成长的机遇。所谓创业精神是指组织上下齐心协力,发挥创造力,抱着必胜的信念,甘冒风险,努力使创新设想付诸实 践,最终创造价值的过程。 有人说创业精神只适用于小型的和新创立的企业, 这一观点之所以是片面的, 因为:(1)创业精神在企业创办之处固然必须具备,但即使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依然需要始终保持并发扬 光大这种精神。而且,创业精神也不受企业的规模和行业等的限制。没有思考、不愿保持创业冲动的员工,不 会有任何新颖的创见,必然停滞不前并趋于僵化。而由这样的员工组成的公司,也只能躺在 “功劳簿 ”上不断重 复过去,跟不上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结果只能淘汰。惟有永保创业的坚韧性,企业和员工才会不断克服原有 的缺陷和错误, 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 创造出更好的产品和更多的财富, 永保活力, 立于不败之地。(2)创业精神不是乏味地承认 “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只有进步才是胜利的保证 ”,不是 “先进的应该不断变化和改进 ”,也不是 “我们应该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有目标 ”,而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内在的不可抑制的, 甚至是原始的一种动力。(3)创业精神不只是企业管理层及业务骨干应该具备的,所有员工都保持创业精神才是最根本的。如是, 企业上下才能拧成一股绳,与时俱进,员工也才能与企业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20]写下浓墨重 彩的一笔。全员的创业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 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 全面落实员工的主人翁地位, 激发员工的创业动力。总之,组织不论规模大小,归属哪个经济部门,创业精神始终与某些普通适用的行为特性相关联:创造力 和创新能力[21]。创业精神的价值还以诸多不同的方式予以体现:促使产业和服务的创新、开发全新的经营方式以 及建立更为有效的公共服务[22]等等。企业成功没有普通适用的解决之道,他们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雄心, 灵活地运用和发扬创业精神。掌握创业精神在企业中的 5大运用模式(创造力、实施的能力、必胜的信念、注重价值创造、甘冒风险)有助于企业家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为他们弘扬创业精神构建了 初步的框架,阐明了方法。企业应按自身特定的环境和情况予以灵活运用,而针对不同的运用方法,还要求领 导者本身及时转变自身的领导角色[23]和领导风格。5社会趋势如何影响管理实践?对于学习管理的人而言,这意味着什么? 答:社会趋势对管理实践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任人唯亲、因人设事 , 破坏企 业管理规章制度 ;2) 损害现代信用机制的建立 ;3) 限制竞争 , 导致组织效率的损失 ;4) 滋生机会主义[24] , 导致管理监 督成本上升 ;5) 压制民主 ;6) 组织成员因相互依赖而失去独立性 ;7) 阻塞信息渠道、 滋生谣言 , 破坏组织凝聚力[25] ;8) 企业内部的社会资本[26]影响企业的对外开放程度 , 不利于向先进企业学习与交流 ;9) 鼓励平庸、阻止组织变革[27]、不 利于组织创新[28] ;10) 对管理人员的晋升产生不利影响 , 等等.企业消除社会资本负面影响的应对措施主要有 : 创建学习型组织[29]、变革组织管理[30]、限制专用性资产投资以及变革企业领导方式等 .对于学习管理的人而言,要洞识到趋势所带来的变化,及时作出思维上的调整,适应并制约其变化所带来 的影响,这样才能保持管理的权威性与时代性。 ] 6哪一种组织你感到更舒服,是学习型组织还是传统的组织?说明你的理由。
什么情况下电子监视手段, 如计算机、 摄像机和电话监控升等超越了有效监控的界限而损害了员工的权利? 答:这要从有效控制的原则说起,先说超越有效监控。 1、有效控制要反映计划要求,所以当监控超越了
反应计划要求的目的时,属于这种情况。 2 组织适宜,即当监控工作不是以组织的结构为依据时,属于这种情 况。3 控制关键点,即控制的过多。 4 关注例外,即例外离开了关键点。 5 控制趋势,即控制没有要顾及趋势。 对于员工权利的损害,首先要看是否合法,并且要顾及员工的感受。两者都可能对员工构成对员工权利的 损害。综合上述, 如果超越了有效控制的原则, 并对员工构成了真实的损害, 则属于题目所说的情况。
5“每个员工在组织控制[1]工作活动中都起到了作用” ,你同意吗?或你认为控制仅仅是管理者的责任吗?请说明 我认为控制不仅仅是管理者的责任,每个员工在组织控制工作活动中都起到了作用。我认为作为管理者应该管 理的是控制员工的工作时的工作气氛而不是帮助员工解决他解决不了的问题。作为员工,应该遵守控制时顶的 方案等,也算是在组织控制工作活动
(1)电子企业外部环境的各方面对全球化的影响: [ 1]大网络的环境形成。从外部环境来看,电子计算 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整个世界越来越小,这也意味着企业的竞争环境[2]将由区域向全球化发展,企业所处的宏观环 境实际上已经不仅仅是通过信息技术[3]连接起来的狭义的网络,而应该将技术环境[4]与经济环境结合在一起考虑, 形成一种大网络的概念,在这种大网络下来考虑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经营模式。 [ 2]行业竞争结构的改变。根据
竞争战略[5]专家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的竞争状况是由五种作用力来决定的,作用力越强,行业的竞争 越激烈。这五种作用力是:现有竞争者[6]的竞争、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互 联网的广泛应用可以从多方面改变行业竞争机构,也是竞争更加激烈。在互联网上,顾客获取产品信息更加方 便,可以对多种产品的价格、服务等进行分析,并且购买产品可以不再受时间和地理位置的限制,买方讨价还 价的能力自然会有很大的提升。为了吸引和留住顾客,竞争者之间的竞争方式也将从传统的关注利润向关注顾 客转移。因此,互联网时代 “客户定制规则 ”的习惯。[3]顾客需求行为的变化。互联网不仅为顾客了解产品提 供了极大方便,互联网本身也是一个理想产品销售渠道。戴尔电脑公司企业网站目前每季度有超过四千万人浏 览,通过网站实现的销售额占公司总收入的 40%— 50% B2C电子商务[7]的发展,势必引起顾客消费模式和需求行
为的变化,这种变化要求企业对营销战略[8]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 4]企业交易模式的改变与价值链[9]的
再创。电子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中,最为明显的是供应链和销售方式的重大改革,企业 间电子商务发展的势头迅猛。 B2B交易的优越性不仅在降低交易成本,而且改变传统的的交易流程,缩短了交 易时间,企业内部价值链扩展到连接企业的供应商和客户网络。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强化的供应链,大大缩短了 从接受订单、原材料采购到发货的周期,通过供应商、分销商和企业库存,实时共享,实现实时主动的生产计 划等。
(2)电子信息化对全球化的企业内部管理的变革影响。电子信息企业的外部环境不仅影响到全球化,其 内部的管理模式[10]也对全球化有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组织结构[11]、营销方式、内部协调、顾客服务[12]等方面。 组织结构的变革。传统的管理模式中,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管理层次[13]越来越深,组织结构越来越臃肿。 结果造成管理流程复杂,管理效率[14]低下,并且增大了管理成本,减弱了企业的竞争优势[15]。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 应用使得传统的等级管理向全员参与、模块组织、水平组织等新型组织模式转变,管理幅度可以冲破传统管理 模式的限制,垂直的层级组织中大量的中间层已经没有必要,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的距离大为缩短,组织结构 向扁平化方向发展。 [ 2]营销方式的扩展。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企业重要的营销工具,网络营销[16]是企业整体营 销战略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而不仅仅不通过互联网来销售产品。 网络营销的基本功能[17]还包括提升品牌形象[18]、增进顾客关系、改善顾客 4有人说创业精神[19]只适用于小型的和新创立的企业,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答: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创业精神不仅适用于小型的和新创立的企业,也适用于大中型的和已创立的 企业,即创业精神对于所有的企业都是适用的。
创业是一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个人或一群人投入时间和资金,追求创造价值以及通过创新实现成长 的机遇,而不顾当前所控制的资源如何。这一定义包含了三个重要的核心观念:追求机遇,创新,成长。创业 者们通过改变、变革、改造或引入新产品或服务来寻求成长的机遇。
所谓创业精神是指组织上下齐心协力,发挥创造力,抱着必胜的信念,甘冒风险,努力使创新设想付诸实 践,最终创造价值的过程。 有人说创业精神只适用于小型的和新创立的企业, 这一观点之所以是片面的, 因为:
(1)创业精神在企业创办之处固然必须具备,但即使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依然需要始终保持并发扬 光大这种精神。而且,创业精神也不受企业的规模和行业等的限制。没有思考、不愿保持创业冲动的员工,不 会有任何新颖的创见,必然停滞不前并趋于僵化。而由这样的员工组成的公司,也只能躺在 “功劳簿 ”上不断重 复过去,跟不上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结果只能淘汰。惟有永保创业的坚韧性,企业和员工才会不断克服原有 的缺陷和错误, 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和需要, 创造出更好的产品和更多的财富, 永保活力, 立于不败之地。
(2)创业精神不是乏味地承认 “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只有进步才是胜利的保证 ”,不是 “先进的应该不断变
化和改进 ”,也不是 “我们应该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有目标 ”,而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内在的不可抑制的, 甚至是原始的一种动力。
(3)创业精神不只是企业管理层及业务骨干应该具备的,所有员工都保持创业精神才是最根本的。如是, 企业上下才能拧成一股绳,与时俱进,员工也才能与企业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20]写下浓墨重 彩的一笔。全员的创业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 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主动性、创造性, 全面落实员工的主人翁地位, 激发员工的创业动力。
总之,组织不论规模大小,归属哪个经济部门,创业精神始终与某些普通适用的行为特性相关联:创造力 和创新能力[21]。创业精神的价值还以诸多不同的方式予以体现:促使产业和服务的创新、开发全新的经营方式以 及建立更为有效的公共服务[22]等等。企业成功没有普通适用的解决之道,他们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雄心, 灵活地运用和发扬创业精神。掌握创业精神在企业中的 5大运用模式(创造力、实施的能力、必胜的信念、注
重价值创造、甘冒风险)有助于企业家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为他们弘扬创业精神构建了 初步的框架,阐明了方法。企业应按自身特定的环境和情况予以灵活运用,而针对不同的运用方法,还要求领 导者本身及时转变自身的领导角色[23]和领导风格。
5社会趋势如何影响管理实践?对于学习管理的人而言,这意味着什么? 答:社会趋势对管理实践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任人唯亲、因人设事 , 破坏企 业管理规章制度 ;2) 损害现代信用机制的建立 ;3) 限制竞争 , 导致组织效率的损失 ;4) 滋生机会主义[24] , 导致管理监 督成本上升 ;5) 压制民主 ;6) 组织成员因相互依赖而失去独立性 ;7) 阻塞信息渠道、 滋生谣言 , 破坏组织凝聚力[25] ;8) 企业内部的社会资本[26]影响企业的对外开放程度 , 不利于向先进企业学习与交流 ;9) 鼓励平庸、阻止组织变革[27]、不 利于组织创新[28] ;10) 对管理人员的晋升产生不利影响 , 等等.企业消除社会资本负面影响的应对措施主要有 : 创建
学习型组织[29]、变革组织管理[30]、限制专用性资产投资以及变革企业领导方式等 .
对于学习管理的人而言,要洞识到趋势所带来的变化,及时作出思维上的调整,适应并制约其变化所带来 的影响,这样才能保持管理的权威性与时代性。 ] 6哪一种组织你感到更舒服,是学习型组织还是传统的组织?说明你的理由。
题目解答
答案
答:我认为在 21世纪要取得成功必须能够快速学习和响应,而作为一位员工,处在何种组织环境[31]中对于今 后的职业型向的发展至关重要, 我认为学习型组织与传统型组织相比, 前者会令我感到更舒服。 理由是:
对于传统型组织来说,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领导职责。传统的领导职责就是领导一切,实行大事小事都要管的家长制模式。这种模式给予领导
太多的负担, 同时又带有过多的权威性和包揽性。 这种指挥的结果容易导致组织效率低下,
(2)领导方法。传统领导方法没有注意到激励的方式的运用,无法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领导应该充分考虑工作环境[32]和下属的特征,适当分散领导权力[33]。在调动积极性的同时也能提高雇员的绩效和满 意度。把领导分散至组织的各个层次的观点已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
(3) 沟通方式。传统领导方法采用单向沟通方式,无法真正理解任务所处环境的变化、特征和下属的特 征,因此也就无法认清实现目标过程中的障碍,并设法排除它。显然这种方式缺乏认清实现目标的[34]路径及可能 遇到的障碍的能力,而且,缺少双方交流的沟通方式又极易引起矛盾冲突和摩擦,难以实现组织目标[35]。
(4) 决策方法。传统的领导方法在决策时缺乏程序化,往往一个人说了算。通常表现为 “要求 ”或“命令”,
没有强有力的外部监督,尤其缺少舆论监督。这种决策方式的最大弊端在于容易导致上级领导的 “利己行为 ”,
另外一方面也无法保证其决策结果的实用性和广泛性。
(5) 用人思想。传统领导方法在用人方面管理过死,选拔人才渠道单一,一些真正的能人往往没有竞争 机遇, 长期被埋没, 优胜劣汰的局面不能形成。 其结果是无法激活组织的活力, 使组织丧失发展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