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 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是必然无效的B. 无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是必然无效的C. 无代理权人以他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是必然无效的D. 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是可以有效的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是必然无效的
B. 无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是必然无效的
C. 无代理权人以他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是必然无效的
D. 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是可以有效的
题目解答
答案
D. 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是可以有效的
解析
本题考查合同法中不同主体订立合同的效力问题,需结合《民法典》相关规定分析。核心思路在于判断各选项是否符合法律关于合同效力的特殊规定,尤其注意“必然无效”“可以有效”等绝对表述是否成立。关键点包括:
- 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是否有效需结合具体情况(如是否纯获利益或与其能力相适应)。
- 无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般无效,但纯获利益的除外。
- 无代理权人订立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而非必然无效。
- 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可通过事后追认或取得处分权而有效。
选项A分析
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若纯获利益(如接受赠与)或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如学生购买文具),则有效;否则需法定代理人追认。因此,“必然无效”的表述错误。
选项B分析
无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般无效,但若合同纯获利益(如接受奖励、赠与),则有效。选项未排除纯获利益情形,“必然无效”的表述错误。
选项C分析
无代理权人以他人名义订立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若被代理人追认或相对人善意催告后追认,则有效;否则对被代理人不生效。因此,“必然无效”的表述错误。
选项D分析
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时,若事后取得处分权或权利人追认,合同仍有效(如先买后卖、融资租赁等)。因此,“可以有效”的表述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