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轿车结构参数同题1.8中给出的数据一样。轿车装有单回路制动系,其制动力分配系数β =0.65。试求:1) 同步附着系数。2) 在Ψ=0.7的路面上的制动效率。3) 汽车能到达的最大制动减速度(指无任何车轮抱死)。4) 若将该车改为双回路制动系统(只改变制动系的传动系,见习题图3),而制动器总制动力与总泵输出管路压力之比称为制动系增益,并令原车单管路系统的增益为&。确定习题图3中各种双回路系统以及在一个回路失效时的制动系增益。5) 计算:在Ψ=0.7的路面上,上述双回路系统在一个回路失效时的制动效率以及能够达到的最大减速度。6)比较各种回路的优缺点
—轿车结构参数同题1.8中给出的数据一样。轿车装有单回路制动系,其制动力分配系数β =0.65。试求:
1) 同步附着系数。
2) 在Ψ=0.7的路面上的制动效率。
3) 汽车能到达的最大制动减速度(指无任何车轮抱死)。
4) 若将该车改为双回路制动系统(只改变制动系的传动系,见习题图3),而制动器总制动力与总泵输出管路压力之比称为制动系增益,并令原车单管路系统的增益为&。确定习题图3中各种双回路系统以及在一个回路失效时的制动系增益。
5) 计算:在Ψ=0.7的路面上,上述双回路系统在一个回路失效时的制动效率以及能够达到的最大减速度。
6)比较各种回路的优缺点
1) 同步附着系数。
2) 在Ψ=0.7的路面上的制动效率。
3) 汽车能到达的最大制动减速度(指无任何车轮抱死)。
4) 若将该车改为双回路制动系统(只改变制动系的传动系,见习题图3),而制动器总制动力与总泵输出管路压力之比称为制动系增益,并令原车单管路系统的增益为&。确定习题图3中各种双回路系统以及在一个回路失效时的制动系增益。
5) 计算:在Ψ=0.7的路面上,上述双回路系统在一个回路失效时的制动效率以及能够达到的最大减速度。
6)比较各种回路的优缺点
题目解答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
步骤 1:计算同步附着系数
同步附着系数 ${\varphi }_{0}$ 可以通过公式 ${\varphi }_{0}=\dfrac {L\beta -b}{{h}_{B}}$ 计算,其中 $L$ 是轴距,$\beta$ 是制动力分配系数,$b$ 是前轴到质心的距离,${h}_{B}$ 是质心高度。
步骤 2:计算制动效率
制动效率 ${E}_{f}$ 可以通过公式 ${E}_{f}=\dfrac {b}{IP-\varphi {h}_{B}}$ 计算,其中 $b$ 是前轴到质心的距离,$I$ 是轴距,$P$ 是制动力分配系数,$\varphi$ 是路面附着系数,${h}_{B}$ 是质心高度。
步骤 3:计算最大制动减速度
最大制动减速度 ${a}_{bmax}$ 可以通过公式 ${a}_{bmax}={E}_{f}\varphi$ 计算,其中 ${E}_{f}$ 是制动效率,$\varphi$ 是路面附着系数。
步骤 4:计算双回路制动系统的制动系增益
双回路制动系统的制动系增益可以通过比较单回路制动系统的增益来确定。
步骤 5:计算双回路制动系统在一个回路失效时的制动效率和最大制动减速度
当一个回路失效时,需要重新计算制动效率和最大制动减速度。
步骤 6:比较各种回路的优缺点
根据计算结果,比较各种回路的优缺点。
同步附着系数 ${\varphi }_{0}$ 可以通过公式 ${\varphi }_{0}=\dfrac {L\beta -b}{{h}_{B}}$ 计算,其中 $L$ 是轴距,$\beta$ 是制动力分配系数,$b$ 是前轴到质心的距离,${h}_{B}$ 是质心高度。
步骤 2:计算制动效率
制动效率 ${E}_{f}$ 可以通过公式 ${E}_{f}=\dfrac {b}{IP-\varphi {h}_{B}}$ 计算,其中 $b$ 是前轴到质心的距离,$I$ 是轴距,$P$ 是制动力分配系数,$\varphi$ 是路面附着系数,${h}_{B}$ 是质心高度。
步骤 3:计算最大制动减速度
最大制动减速度 ${a}_{bmax}$ 可以通过公式 ${a}_{bmax}={E}_{f}\varphi$ 计算,其中 ${E}_{f}$ 是制动效率,$\varphi$ 是路面附着系数。
步骤 4:计算双回路制动系统的制动系增益
双回路制动系统的制动系增益可以通过比较单回路制动系统的增益来确定。
步骤 5:计算双回路制动系统在一个回路失效时的制动效率和最大制动减速度
当一个回路失效时,需要重新计算制动效率和最大制动减速度。
步骤 6:比较各种回路的优缺点
根据计算结果,比较各种回路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