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918年,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在目睹当时的状况后,出版了《西方的没落》这本名著。就当时的历史而言,这个“西方”是指 ( )。A. 美洲B. 欧洲C. 德国D. 英国
1918年,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在目睹当时的状况后,出版了《西方的没落》这本名著。就当时的历史而言,这个“西方”是指 ( )。
A. 美洲
B. 欧洲
C. 德国
D. 英国
题目解答
答案
B. 欧洲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际地位变化的理解,以及对历史背景与著作关联的分析能力。
解题核心思路:
- 时间定位:19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年份,需结合战后欧洲的政治、经济状况分析。
- 作者背景:斯宾格勒是德国历史学家,其著作反映了一战后欧洲整体的衰落趋势。
- 关键概念:“西方”在历史语境中通常指欧洲列强,而非单一国家或美洲。
破题关键点:
- 一战后欧洲传统强国(如英国、德国)实力严重削弱,国际地位下降。
- 美国崛起为新兴强权,但“西方”在此语境中更强调欧洲的主导地位被打破。
- 排除法:德国(C)和英国(D)均为欧洲国家,但“西方”指更大范围;美洲(A)与欧洲历史语境不符。
历史背景分析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欧洲遭受重创:
- 经济凋敝:战争导致各国经济倒退,德国因《凡尔赛条约》赔款陷入长期经济危机。
- 政治动荡:俄国十月革命后,欧洲传统君主制受到冲击,民族主义运动高涨。
- 国际地位下降:美国、日本等非欧洲国家崛起,欧洲列强的全球主导地位受到挑战。
著作内涵解读
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认为,欧洲文明已进入衰落阶段,其文化、政治模式难以为继。此处“西方”特指欧洲,而非美洲或单一国家。
选项辨析
- A. 美洲:错误。美洲(如美国)在一战后影响力上升,与“没落”矛盾。
- B. 欧洲:正确。欧洲整体在一战后元气大伤,国际地位动摇。
- C. 德国:错误。德国是欧洲一国,无法代表“西方”。
- D. 英国:错误。英国虽受损,但未战败,且非“西方”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