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小李刚考上大学,入学前几天,她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政府工作人员,能说出她的姓名并知道她刚考上了某某大学。对方表示,其家庭情况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现在要给她发放“助学金”5000元。这时小李正确的做法是____。A. 根据对方要求登录某网站申领助学金B. 根据对方指示到C. 按照对方要求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账号、联系电话等信息D. 挂断电话,向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核实
小李刚考上大学,入学前几天,她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政府工作人员,能说出她的姓名并知道她刚考上了某某大学。对方表示,其家庭情况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现在要给她发放“助学金”5000元。这时小李正确的做法是____。
A. 根据对方要求登录某网站申领助学金
B. 根据对方指示到
C. 按照对方要求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账号、联系电话等信息
D. 挂断电话,向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核实
题目解答
答案
D. 挂断电话,向相关政府部门进行核实
解析
本题考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关键在于识别诈骗手段,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核心思路是:政府发放助学金等补贴通常通过正规渠道通知,不会要求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遇到类似情况,应保持警惕,通过官方途径核实信息真伪,避免泄露隐私或财产损失。
选项分析
选项A:登录指定网站申领
- 风险:诈骗分子可能通过钓鱼网站窃取个人信息或直接扣款。
- 正确做法:政府官网或学校官网是申领助学金的正规渠道,切勿轻信陌生链接。
选项B:到指定地点办理
- 风险:可能被引导至诈骗现场,进一步实施抢劫或诈骗。
- 正确做法:所有助学金发放均通过银行账户直接拨付,无需本人到场。
选项C:提供身份证号等信息
- 风险:泄露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信息可能导致身份盗用、账户被盗。
- 关键原则:陌生来电一律不提供个人敏感信息。
选项D:挂断并核实
- 正确性:挂断电话后,通过学校资助部门或政府官网公布的联系方式核实信息,是最安全的做法。
- 核心方法:“四不”原则——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不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