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某生产型企业产销A、B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主要是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不同:A产品实行的是大批量低频率的物流配送服务,每批数量为4000件。B产品实行多频率小额配送服务,每批数量为10件。如该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的物流成本,那么其所涉及的作业主要有7项:订单处理;挑选包装;包装设备调整;运输装卸;质量检验;传票管理;一般管理。其他有关资料如下:(1)本月该企业共销售A产品5批,计20000件;B产品140批,计1400件。(2)订单处理作业全月有能力处理1008份订单;本月实际处理订单800份,其中A产品500份,B产品300份。(3)有4台包装机,全月可利用640机器小时;由于机器需调整所以不能全部用于包装,包装机每包装一批新产品时,则需调整一次;在连续包装同一批产品件数达到1000件时也需进行一次调整;每台包装机调整一次需要24分钟;包装机如果用于包装A产品,每件需1.5分钟;如果用于包装B产品,每件则需2分钟。(4)运输装卸作业全月能提供840工作小时的生产能力;其中用于A产品每批需120小时,B产品每批则需0.4小时。(5)质量检验:A、B两种产品的检验过程完全相同。有能力检验800件,A抽检10件/批,B抽检3件/批。(6)该企业进行传票管理作业时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完成;该系统全月能提供840个机时;本月用于A产品168个机时,用于B产品420个机时。(7)一般管理:本月人员及设施等利用程度为75%。(8)A产品每件消耗直接材料1.5元,B产品每件消耗直接材料1.8元;本月该厂所提供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工费用、电力费用、设备折旧[1]以及办公费。提供各类资源价值为:工资23400元;电力4800元;折旧24400元;办公费8500元。第一步,确认各种主要作业,建立作业成本库。其主要作业有7项作业,为每项作业分别设立作业成本库,用于归集各项作业实际消耗的资源。第二步,确认各项资源动因,将各资源库中所汇集的资源价值分配到各作业成本库中。包括工资费用、电力资源、折旧与办公费的分配,其中工资按职工人数和工资标准分配;电力按用电分配,每度电的价格为0.5元;折旧费与办公费按各项作业固定资产运用情况分配。提供的资源价值向各作业间的分配单位: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确定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注:“一般管理”作业的成本动因复杂,故在以下内容另行处理。第四步,计算有关作业成本动因[2]的分配率。第五步,计算A、B两种产品实际消耗的资源价值。A、B产品消耗的“一般管理”作业的成本计算如下:“一般管理”作业成本[3]之和=7170×75%=5377.5“一般管理”作业成本分配率[4]=5377.5/(23756+17010)=0.13A产品实际耗用的“一般管理”作业资源价值=23756×0.13=3088B产品实际耗用的“一般管理”作业资源价值=17010×0.13=2211第六步,计算A、B产品的物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1)A产品实际耗用的七项作业总成本=23756+3088=26844B产品实际耗用的七项作业总成本=17010+2211=19221(2)A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5]=20000×1.5=30000B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1400×1.8=2520(3)A产品的物流总成本=26844+30000=56844B产品的物流总成本=19221+2520=21741(4)A产品的单位成本=56844/20000=2.84B产品的单位成本=21741/1400=15.53
假设某生产型企业产销A、B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主要是所提供的物流服务不同:A产品实行的是大批量低频率的物流配送服务,每批数量为4000件。B产品实行多频率小额配送服务,每批数量为10件。如该企业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的物流成本,那么其所涉及的作业主要有7项:订单处理;挑选包装;包装设备调整;运输装卸;质量检验;传票管理;一般管理。其他有关资料如下:(1)本月该企业共销售A产品5批,计20000件;B产品140批,计1400件。(2)订单处理作业全月有能力处理1008份订单;本月实际处理订单800份,其中A产品500份,B产品300份。(3)有4台包装机,全月可利用640机器小时;由于机器需调整所以不能全部用于包装,包装机每包装一批新产品时,则需调整一次;在连续包装同一批产品件数达到1000件时也需进行一次调整;每台包装机调整一次需要24分钟;包装机如果用于包装A产品,每件需1.5分钟;如果用于包装B产品,每件则需2分钟。(4)运输装卸作业全月能提供840工作小时的生产能力;其中用于A产品每批需120小时,B产品每批则需0.4小时。(5)质量检验:A、B两种产品的检验过程完全相同。有能力检验800件,A抽检10件/批,B抽检3件/批。(6)该企业进行传票管理作业时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完成;该系统全月能提供840个机时;本月用于A产品168个机时,用于B产品420个机时。(7)一般管理:本月人员及设施等利用程度为75%。(8)A产品每件消耗直接材料1.5元,B产品每件消耗直接材料1.8元;本月该厂所提供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工费用、电力费用、设备折旧[1]以及办公费。提供各类资源价值为:工资23400元;电力4800元;折旧24400元;办公费8500元。
第一步,确认各种主要作业,建立作业成本库。其主要作业有7项作业,为每项作业分别设立作业成本库,用于归集各项作业实际消耗的资源。第二步,确认各项资源动因,将各资源库中所汇集的资源价值分配到各作业成本库中。包括工资费用、电力资源、折旧与办公费的分配,其中工资按职工人数和工资标准分配;电力按用电分配,每度电的价格为0.5元;折旧费与办公费按各项作业固定资产运用情况分配。
提供的资源价值向各作业间的分配单位: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确定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
注:“一般管理”作业的成本动因复杂,故在以下内容另行处理。
第四步,计算有关作业成本动因[2]的分配率。
第五步,计算A、B两种产品实际消耗的资源价值。
A、B产品消耗的“一般管理”作业的成本计算如下:
“一般管理”作业成本[3]之和=7170×75%=5377.5
“一般管理”作业成本分配率[4]
=5377.5/(23756+17010)=0.13
A产品实际耗用的“一般管理”作业资源价值
=23756×0.13=3088
B产品实际耗用的“一般管理”作业资源价值
=17010×0.13=2211
第六步,计算A、B产品的物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1)A产品实际耗用的七项作业总成本
=23756+3088=26844
B产品实际耗用的七项作业总成本
=17010+2211=19221
(2)A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5]=20000×1.5=30000
B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1400×1.8=2520
(3)A产品的物流总成本=26844+30000=56844
B产品的物流总成本=19221+2520=21741
(4)A产品的单位成本=56844/20000=2.84
B产品的单位成本=21741/1400=15.53
题目解答
答案
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 ; 计算各项作业的成本动因率;分配 A 、 B 产品耗用的资源价值;计算 A 、 B 两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