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三、判断题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1]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2],他提出:工作目标=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错)B—彼得·圣吉教授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行为模式不同。(错)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批评和惩罚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错)C—采购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输入品进行评价和挑选,以确保输入品的质量、数量和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错)采用轮盘式沟通模式时,每位成员都可以与其他每个人自由沟通,因此沟通快,但由于沟通渠道[3]太多,容易造成混乱并且降低传递信息的准确度。(错)采用外部招聘的方式选择管理人员,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错)产品质量[4]是工作质量[5]的体现,也是工作质量的基础和保证。(错)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主管人员的成就需要是可以培养的。( 对)处于不同管理层次[6]上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7]也是不同的。( 错 )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 错)从形式上看,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 。(对)D—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对)对于当前管理过程而言,控制有利于组织少走弯路,降低偏差对组织效率产生的负面影响。(对)F—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8]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被誉为“一般管理理论之父”。 ( 错 )非正式沟通[9]未经管理层批准,是不受等级结构限制的沟通。(对)非语言沟通[10]主要包括身体语言和语气语调等。非语言沟通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身体语言等非语言方式能够令人信服地表达人的真情实感。(对)菲德勒认为,影响领导成功的关键因素是领导者的个人魅力。(错)G—高层领导者更应该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错)高科技和适宜的外部环境是网络型组织结构[11]的基础条件。(对)公司层战略[12]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因此,也称为高层战略。(错)贡献考评是决定管理人员报酬大小的主要依据。(对)沟通过程中有了反馈,表明信息接受者[13]收到并完全理解了信息发出者的信息。(错)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复杂性[14]。(错)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协作过程。(对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从事资源协调和管理,没有必要掌握具体的业务知识。(错)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对)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生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 错 )根据戴维•麦克利兰的研究,对一般职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错)H—合理化建议是职工参与管理[15]的一种形式,据美国一家公司估计,生产率[16]的提高有20%得益于工人提出的建议,其余80%来自技术的进步。管理人员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那20%上。(对) J—决策者所选择的方案一定是最优化的。(错)K—口头沟通虽然其比较精准,但是耗时较多,同样时间内所表达的信息远远不能与书面沟通相比。(错)考评方法和考评系统设计[17]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管理人员考评结果的合理与否。(对)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对)控制工作只是上级主管人员或主要是中层主管人员的职责。(错)控制就是为了确保既定的组织目标[18]得以实现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对)控制和计划密不可分,控制就是要保证计划的实现。因此,控制的标准主要来自计划。(对)L—领导效率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个体素质的高低。(错)M—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感情,形成一种行为准则[19]或惯例,这就形成了正式组织。(错)目标管理强调的是以成果为目标的[20]管理。(对)目标管理把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是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错)目标和目的就是为实现组织的战略远景而设定的一套中短期的定性指标。(错)目标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进行控制。积极的自我控制[21]与有力的领导控制相结合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对)P—培训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机构的选择。(错)Q—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是呈观念形态的价值观、信仰及理想等。它体现在企业经营哲学、宗旨、方针、目标等方面。( 对 )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思想的标准。(错)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实际绩效的标准。(对)权变理论认为,组织的管理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采用哪种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要视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对)全面质量管理[22]强调,在不同环节发现的有关信息要尽可能在组织内部共享,以利于共同提高产品质量。(对)确定目标[23]是计划工作的起点。( 错 )群众考评是由下级人员对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给出评价。(错)情绪异常影响人们的有效沟通,使信息的传递严重受阻。所以,当管理者情绪波动比较大时,最明智的做法是停止沟通。但是,由于管理者是沟通的主体,因此如果沟通的对象情绪不稳定,则不需要停止沟通。(错)前馈控制[24]实际上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控制。(错)R—人们常常会说:“那不是我的意思!”或者“我还以为是这样!”这说明错误地发出和接收信息在沟通中经常出现。(对)人员配备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组织配备合适的管理人员。(错)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利润。( 错 )S—实行成本领先战略[25],就是降低产品价格。(错)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错 )事业部制是一种分级管理[26]、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结构[27]形式。(对)授权是指上级把自己的职权授给下属,使下属拥有相当的自主权[28]和行动权。(对)T—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错)通常,组织的宗旨都是空泛而笼统的。(错)头脑风暴法[29]与质疑头脑风暴法,两种方法一正一反,若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互补作用。(对)W—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30]体系,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31]体系理论》。(错 )为了提高控制的有效性,确保计划不折不扣的执行,就要使控制系统[32]具有一定的刚性。(错)无论是定性预测[33]还是定量预测[34]都需要建立数学模型[35]。(错)X—下属的成熟程度包括两个因素:工作成熟度[36]和心理成熟度。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励,而是靠内部动机激励。(对)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计划。(对)相对于个人决策,群体决策的效率较低。(对) 需要层次理论[37]认为,如果管理者真正了解了员工的需要,依其需要来进行激励,则会产生很大的极力作用。(对)Y—一般来说,高层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例外性的、非程序性和重大的程序性控制活动,而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集中从事例行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 对)一般来说,组织规模[38]越大,管理者必须应对的环境因素[39]的数量越多。( 对 )一个组织的领导班子,只要最高领导者具有超凡的能力,其整体功能必然强大。(错)以效率为出发点制定计划,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利益。(错)运用德尔菲法进行决策时,对专家成员的意见采用统计方法予以定量处理,所以说它是定量决策[40]。(错)Z—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帅才应该多一些,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错)在组织管理[41]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管理者需要运用管理技巧有效地解决冲突。千万不能激发冲突。(错)在物质激励中,最突出的就是金钱。金钱是惟一能激励人的力量。(错)战略决策[42],主要是由组织的中高层领导决定的。(错)招聘、培训、报酬、绩效考评等工作主要由人事部门负责。所以,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主体是人事部门管理者。(错)正式组织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企业成员之间个人感情关系的一种结构,它以效率逻辑为其行动标准。( 错 )只经营一种业务的小企业,或者从事专业化经营的大型企业,其业务层战略[43]与公司层战略是一样的。(对)只有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才有资格编制计划。( 错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错)组织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目标、结构和关系。(错组织发展[44]是管理层的事情,与普通员工无关。(错)组织结构设计的弹性原则就是要求部门机构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弹性,而对人员的职责与职位没有特别的要求。(错)组织实施稳定型战略就是保持组织的原有状态。( )
三、判断题R·利克特从行为科学[1]的角度研究目标管理[2],他提出:工作目标=决策的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的动机。(错)B—彼得·圣吉教授认为,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行为模式不同。(错)表彰和奖励能起到激励的作用,批评和惩罚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错)C—采购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输入品进行评价和挑选,以确保输入品的质量、数量和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错)采用轮盘式沟通模式时,每位成员都可以与其他每个人自由沟通,因此沟通快,但由于沟通渠道[3]太多,容易造成混乱并且降低传递信息的准确度。(错)采用外部招聘的方式选择管理人员,有利于鼓舞士气,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错)产品质量[4]是工作质量[5]的体现,也是工作质量的基础和保证。(错)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主管人员的成就需要是可以培养的。( 对)处于不同管理层次[6]上管理者,其履行的管理职能[7]也是不同的。( 错 )从教材给“管理”所下定义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管理的对象就是组织的各种资源。( 错)从形式上看,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 。(对)D—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工作的内涵也是不完全相同的。(对)对于当前管理过程而言,控制有利于组织少走弯路,降低偏差对组织效率产生的负面影响。(对)F—法约尔是西方古典管理理论在法国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一般管理理论[8]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被誉为“一般管理理论之父”。 ( 错 )非正式沟通[9]未经管理层批准,是不受等级结构限制的沟通。(对)非语言沟通[10]主要包括身体语言和语气语调等。非语言沟通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身体语言等非语言方式能够令人信服地表达人的真情实感。(对)菲德勒认为,影响领导成功的关键因素是领导者的个人魅力。(错)G—高层领导者更应该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错)高科技和适宜的外部环境是网络型组织结构[11]的基础条件。(对)公司层战略[12]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因此,也称为高层战略。(错)贡献考评是决定管理人员报酬大小的主要依据。(对)沟通过程中有了反馈,表明信息接受者[13]收到并完全理解了信息发出者的信息。(错)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复杂性[14]。(错)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协作过程。(对管理人员的工作主要是从事资源协调和管理,没有必要掌握具体的业务知识。(错)管理人员要与各种人相处,可能遭遇各种事件,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冷静的处理好意外和突发事件。(对)管理是随着人类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生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是不存在管理的。( 错 )根据戴维•麦克利兰的研究,对一般职员来说,成就需要比较强烈。(错)H—合理化建议是职工参与管理[15]的一种形式,据美国一家公司估计,生产率[16]的提高有20%得益于工人提出的建议,其余80%来自技术的进步。管理人员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那20%上。(对) J—决策者所选择的方案一定是最优化的。(错)K—口头沟通虽然其比较精准,但是耗时较多,同样时间内所表达的信息远远不能与书面沟通相比。(错)考评方法和考评系统设计[17]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了管理人员考评结果的合理与否。(对)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符合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的标准。(对)控制工作只是上级主管人员或主要是中层主管人员的职责。(错)控制就是为了确保既定的组织目标[18]得以实现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的统称。(对)控制和计划密不可分,控制就是要保证计划的实现。因此,控制的标准主要来自计划。(对)L—领导效率的高低取决于领导者个体素质的高低。(错)M—梅奥认为,在共同的工作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必然发生联系,产生感情,形成一种行为准则[19]或惯例,这就形成了正式组织。(错)目标管理强调的是以成果为目标的[20]管理。(对)目标管理把以科学技术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两种管理思想统一起来,是对管理学的重要贡献。(错)目标和目的就是为实现组织的战略远景而设定的一套中短期的定性指标。(错)目标实施过程中,管理者必须进行控制。积极的自我控制[21]与有力的领导控制相结合是实现目标动态控制的关键。(对)P—培训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机构的选择。(错)Q—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是呈观念形态的价值观、信仰及理想等。它体现在企业经营哲学、宗旨、方针、目标等方面。( 对 )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经营思想的标准。(错)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是企业计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企业实际绩效的标准。(对)权变理论认为,组织的管理没有绝对正确的方法,也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理论。采用哪种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要视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而定。(对)全面质量管理[22]强调,在不同环节发现的有关信息要尽可能在组织内部共享,以利于共同提高产品质量。(对)确定目标[23]是计划工作的起点。( 错 )群众考评是由下级人员对管理人员的工作情况给出评价。(错)情绪异常影响人们的有效沟通,使信息的传递严重受阻。所以,当管理者情绪波动比较大时,最明智的做法是停止沟通。但是,由于管理者是沟通的主体,因此如果沟通的对象情绪不稳定,则不需要停止沟通。(错)前馈控制[24]实际上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控制。(错)R—人们常常会说:“那不是我的意思!”或者“我还以为是这样!”这说明错误地发出和接收信息在沟通中经常出现。(对)人员配备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组织配备合适的管理人员。(错)任何一个组织的目标就是想方设法创造更多利润。( 错 )S—实行成本领先战略[25],就是降低产品价格。(错)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就是预测,它是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错 )事业部制是一种分级管理[26]、分级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结构[27]形式。(对)授权是指上级把自己的职权授给下属,使下属拥有相当的自主权[28]和行动权。(对)T—泰罗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错)通常,组织的宗旨都是空泛而笼统的。(错)头脑风暴法[29]与质疑头脑风暴法,两种方法一正一反,若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互补作用。(对)W—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30]体系,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31]体系理论》。(错 )为了提高控制的有效性,确保计划不折不扣的执行,就要使控制系统[32]具有一定的刚性。(错)无论是定性预测[33]还是定量预测[34]都需要建立数学模型[35]。(错)X—下属的成熟程度包括两个因素:工作成熟度[36]和心理成熟度。心理成熟度高的个体不需要太多的外部激励,而是靠内部动机激励。(对)现实中,许多中小型组织大量采用的是非正式计划。(对)相对于个人决策,群体决策的效率较低。(对) 需要层次理论[37]认为,如果管理者真正了解了员工的需要,依其需要来进行激励,则会产生很大的极力作用。(对)Y—一般来说,高层管理人员主要从事例外性的、非程序性和重大的程序性控制活动,而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集中从事例行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 对)一般来说,组织规模[38]越大,管理者必须应对的环境因素[39]的数量越多。( 对 )一个组织的领导班子,只要最高领导者具有超凡的能力,其整体功能必然强大。(错)以效率为出发点制定计划,就是追求较高的经济利益。(错)运用德尔菲法进行决策时,对专家成员的意见采用统计方法予以定量处理,所以说它是定量决策[40]。(错)Z—在一个领导班子里,帅才应该多一些,以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错)在组织管理[41]中,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管理者需要运用管理技巧有效地解决冲突。千万不能激发冲突。(错)在物质激励中,最突出的就是金钱。金钱是惟一能激励人的力量。(错)战略决策[42],主要是由组织的中高层领导决定的。(错)招聘、培训、报酬、绩效考评等工作主要由人事部门负责。所以,人员控制系统的控制主体是人事部门管理者。(错)正式组织是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企业成员之间个人感情关系的一种结构,它以效率逻辑为其行动标准。( 错 )只经营一种业务的小企业,或者从事专业化经营的大型企业,其业务层战略[43]与公司层战略是一样的。(对)只有组织的高层管理人员才有资格编制计划。( 错 )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企业目标惟一有效的定义就是创造利润。(错)组织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即目标、结构和关系。(错组织发展[44]是管理层的事情,与普通员工无关。(错)组织结构设计的弹性原则就是要求部门机构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弹性,而对人员的职责与职位没有特别的要求。(错)组织实施稳定型战略就是保持组织的原有状态。( )
题目解答
答案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