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分子式为(rm {C)_(5) (H)_(12)O }的A,氧化后得B((rm {C)_(5) (H)_(10)O }),B能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并在与碘的碱溶液共热时生成黄色沉淀.A与浓硫酸共热得C((rm {C)_(5) (H)_(10)}),C经高锰酸钾氧化得丙酮及乙酸.推断A的结构,并写出推断过程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式为$${\rm {C}_{5} {H}_{12}O }$$的A,氧化后得B($${\rm {C}_{5} {H}_{10}O }$$),B能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并在与碘的碱溶液共热时生成黄色沉淀.A与浓硫酸共热得C($${\rm {C}_{5} {H}_{10}}$$),C经高锰酸钾氧化得丙酮及乙酸.推断A的结构,并写出推断过程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解答
答案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有机物的结构推断,涉及氧化反应、脱水反应、碘仿反应及烯烃氧化规律的综合应用。
解题核心思路:
- 确定B的结构:根据B能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含醛/酮基)和碘仿反应(甲基酮),推断B为甲基酮。
- 确定C的结构:A与浓硫酸共热生成C(烯烃),C氧化生成丙酮和乙酸,结合氧化规律推断C为2-甲基-2-丁烯。
- 反推A的结构:由C的结构反推A为3-甲基-2-丁醇(脱水生成C),氧化后得到3-甲基-2-丁酮(B)。
破题关键点:
- 碘仿反应限定B为甲基酮。
- 烯烃氧化规律:双键两端碳分别生成羧酸或酮,根据产物确定C的结构。
- 脱水反应:根据C的结构反推A的羟基位置。
步骤1:分析B的结构
- 与苯肼反应:B含醛基或酮基。
- 碘仿反应:B为甲基酮(羰基相邻有甲基)。
- 推断B:3-甲基-2-丁酮(结构式:$\text{CH}_3\text{C(O)CH(CH}_3\text{)}$)。
步骤2:分析C的结构
- A脱水生成C:C为烯烃($\text{C}_5\text{H}_{10}$)。
- C的氧化产物:丙酮($\text{CH}_3\text{COCH}_3$)和乙酸($\text{CH}_3\text{COOH}$)。
- 氧化规律:双键两端碳分别生成酮和羧酸,推断C为2-甲基-2-丁烯(结构式:$\text{CH}_3\text{C(CH}_3\text{)=CH}_2$)。
步骤3:反推A的结构
- 脱水反应:A为3-甲基-2-丁醇(结构式:$\text{CH}_3\text{CH(OH)CH(CH}_3\text{)}$)。
- 氧化反应:A为仲醇,氧化生成甲基酮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