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如果你收到同学或朋友发来的信息,内容涉及“约炮”邀请或附带可疑链接,你应该?A. 点开链接看看是什么;B. 可能是朋友账号被盗,也可能是诈骗分子伪装。先通过电话或其他可靠方式联系朋友本人确认;C. 回复信息调侃一下;D. 直接转发给其他人;
如果你收到同学或朋友发来的信息,内容涉及“约炮”邀请或附带可疑链接,你应该? A. 点开链接看看是什么; B. 可能是朋友账号被盗,也可能是诈骗分子伪装。先通过电话或其他可靠方式联系朋友本人确认; C. 回复信息调侃一下; D. 直接转发给其他人;
题目解答
答案
B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在面对网络信息时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重点在于识别网络陷阱并采取合理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
解题核心思路:
当收到可疑信息时,需保持警惕,避免直接点击或传播,而是通过可靠途径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关键在于区分账号被盗与诈骗行为,并采取对应措施。
破题关键点:
- 可疑信息的本质:可能涉及诈骗、病毒传播或诱导行为。
- 验证方式的选择:通过电话或线下见面确认对方身份,避免继续使用可疑的网络渠道。
选项分析
选项A:点开链接看看是什么
风险:链接可能包含病毒、木马或直接跳转至诈骗页面,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或设备被控制。
错误原因:直接点击未知链接是典型的网络陷阱触发方式,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选项B:通过电话或其他可靠方式确认
正确性:
- 验证身份:若朋友账号被盗,及时提醒对方更改密码;
- 避免误伤:若为诈骗分子伪装,通过电话可避免进一步互动。
关键点:采用独立于当前信息渠道的方式(如电话)确认,是最安全的做法。
选项C:回复信息调侃
风险:
- 若为诈骗分子,可能被激怒后实施更严重的骚扰;
- 若为真实朋友,可能因误解引发矛盾。
错误原因:未解决问题,反而可能激化矛盾或暴露自身在线状态。
选项D:直接转发给其他人
风险:
- 可能传播病毒或诈骗信息,扩大负面影响;
- 未经核实的转发会损害他人信任。
错误原因:未验证信息真实性前传播,可能造成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