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A、B两元素分别位于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其价电子数分别是4和7。A和B可形成常温下是液体的共价化合物AB4。(1)写出A、B两元素的名称 ____ 。(2)推测分子AB4中A的杂化类型及A与B之间的共价键类型 ____ 。(3)推测分子AB4的空间构型及分子的极性 ____ 。(4)AB4在常温下的物理状态及该化合物分子间存在什么作用力? ____ 。
A、B两元素分别位于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其价电子数分别是4和7。A和B可形成常温下是液体的共价化合物AB4。
(1)写出A、B两元素的名称 ____ 。
(2)推测分子AB4中A的杂化类型及A与B之间的共价键类型 ____ 。
(3)推测分子AB4的空间构型及分子的极性 ____ 。
(4)AB4在常温下的物理状态及该化合物分子间存在什么作用力? ____ 。
(1)写出A、B两元素的名称 ____ 。
(2)推测分子AB4中A的杂化类型及A与B之间的共价键类型 ____ 。
(3)推测分子AB4的空间构型及分子的极性 ____ 。
(4)AB4在常温下的物理状态及该化合物分子间存在什么作用力? ____ 。
题目解答
答案
解:(1)A为第二周期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4,A为C元素,名称为碳;B为第三周期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7,B为Cl,名称为氯,
故答案为:碳、氯;
(2)CCl4中中心原子C的价层电子对数位4+$\frac{4-1×4}{2}$=4,没有孤电子对,杂化方式为sp3,C原子与Cl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
故答案为:sp3、极性共价键;
(3)CCl4中中心原子C的杂化方式为sp3,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CCl4分子结构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
故答案为:正四面体、非极性分子;
(4)常温下CCl4是液体,说明CCl4为分子晶体,不存在H原子,即分子间不存在分子间氢键,因此CCl4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
故答案为:范德华力。
故答案为:碳、氯;
(2)CCl4中中心原子C的价层电子对数位4+$\frac{4-1×4}{2}$=4,没有孤电子对,杂化方式为sp3,C原子与Cl原子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
故答案为:sp3、极性共价键;
(3)CCl4中中心原子C的杂化方式为sp3,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CCl4分子结构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
故答案为:正四面体、非极性分子;
(4)常温下CCl4是液体,说明CCl4为分子晶体,不存在H原子,即分子间不存在分子间氢键,因此CCl4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
故答案为:范德华力。
解析
步骤 1:确定元素A和B的名称
A元素位于第二周期,价电子数为4,因此A为碳(C)元素。B元素位于第三周期,价电子数为7,因此B为氯(Cl)元素。
步骤 2:确定分子AB_4中A的杂化类型及A与B之间的共价键类型
AB_4分子中,A(碳)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没有孤对电子,因此A的杂化类型为sp^3。A与B(氯)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
步骤 3:确定分子AB_4的空间构型及分子的极性
AB_4分子中,A(碳)的杂化类型为sp^3,因此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由于分子结构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因此AB_4为非极性分子。
步骤 4:确定AB_4在常温下的物理状态及该化合物分子间存在的作用力
AB_4在常温下是液体,说明AB_4为分子晶体,不存在H原子,即分子间不存在分子间氢键,因此AB_4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
A元素位于第二周期,价电子数为4,因此A为碳(C)元素。B元素位于第三周期,价电子数为7,因此B为氯(Cl)元素。
步骤 2:确定分子AB_4中A的杂化类型及A与B之间的共价键类型
AB_4分子中,A(碳)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没有孤对电子,因此A的杂化类型为sp^3。A与B(氯)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
步骤 3:确定分子AB_4的空间构型及分子的极性
AB_4分子中,A(碳)的杂化类型为sp^3,因此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由于分子结构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因此AB_4为非极性分子。
步骤 4:确定AB_4在常温下的物理状态及该化合物分子间存在的作用力
AB_4在常温下是液体,说明AB_4为分子晶体,不存在H原子,即分子间不存在分子间氢键,因此AB_4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