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网络产品、服务的提供者发现其网络产品、服务存在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时,应当立即采取______,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A. 停止服务B. 补救措施C. 通告申请D. 以上都是
网络产品、服务的提供者发现其网络产品、服务存在安全缺陷、漏洞等风险时,应当立即采取______,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 A. 停止服务
- B. 补救措施
- C. 通告申请
- D. 以上都是
题目解答
答案
B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关于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安全风险应对措施的相关规定。
解题核心:明确法律条文的具体要求,区分“补救措施”与其他选项的差异。
关键点:
- 法律要求提供者在发现安全缺陷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而非直接停止服务。
- 补救措施是修复风险的首要行动,告知用户和报告主管部门是后续步骤。
- 停止服务属于极端情况下的措施,不是普遍适用的义务。
法律依据:
根据《网络安全法》第四十二条,网络产品、服务的提供者发现安全缺陷或漏洞时,应当:
- 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如修复漏洞、加固系统等)。
- 及时告知用户风险情况。
- 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选项分析:
- A. 停止服务:仅在风险无法控制、可能造成严重危害时才需采取,不是法律明确要求的“立即措施”。
- B. 补救措施:直接对应法律中“立即采取补救措施”的规定,是核心义务。
- C. 通告申请:表述不准确,法律要求的是“告知用户”而非“申请通告”。
- D. 以上都是:错误,因A和C不符合法律要求。
结论:正确答案为B,因“补救措施”是法律明确规定的首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