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单选题】间接碘量法滴至终点30秒内,若兰色又复出现,则说明A. 基准物 K 2 C. 2 O 7 与 KI 的反应不完全 B. 空气中的氧氧化了 I - C. Na 2 S 2 O 3 还原 I 2 不完全 D. K 2 Cr 2 O 7 和 Na 2 S 2 O 3 两者发生了反应
【单选题】间接碘量法滴至终点30秒内,若兰色又复出现,则说明
A. 基准物 K 2
C. 2 O 7 与 KI 的反应不完全
B. 空气中的氧氧化了 I - C. Na 2 S 2 O 3 还原 I 2 不完全
D. K 2 Cr 2 O 7 和 Na 2 S 2 O 3 两者发生了反应
A. 基准物 K 2
C. 2 O 7 与 KI 的反应不完全
B. 空气中的氧氧化了 I - C. Na 2 S 2 O 3 还原 I 2 不完全
D. K 2 Cr 2 O 7 和 Na 2 S 2 O 3 两者发生了反应
题目解答
答案
空气中的氧氧化了 I -
解析
步骤 1:理解间接碘量法的原理
间接碘量法是一种滴定分析方法,用于测定还原性物质的含量。在该方法中,首先加入过量的碘化钾(KI),使其与待测物质反应生成碘(I2)。然后,使用硫代硫酸钠(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碘,直到溶液的蓝色消失,表明反应完成。
步骤 2:分析滴定终点后30秒内蓝色复现的原因
滴定至终点后30秒内,若蓝色又复现,说明有额外的碘生成。这可能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溶液中的碘离子(I-),生成了碘(I2)。空气中的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导致溶液中碘的含量增加,从而使得蓝色复现。
步骤 3:排除其他选项
A选项中,基准物K2Cr2O7与KI的反应不完全,不会导致滴定终点后30秒内蓝色复现。C选项中,Na2S2O3还原I2不完全,也不会导致滴定终点后30秒内蓝色复现。D选项中,K2Cr2O7和Na2S2O3两者发生反应,与间接碘量法的原理不符,也不会导致滴定终点后30秒内蓝色复现。
间接碘量法是一种滴定分析方法,用于测定还原性物质的含量。在该方法中,首先加入过量的碘化钾(KI),使其与待测物质反应生成碘(I2)。然后,使用硫代硫酸钠(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碘,直到溶液的蓝色消失,表明反应完成。
步骤 2:分析滴定终点后30秒内蓝色复现的原因
滴定至终点后30秒内,若蓝色又复现,说明有额外的碘生成。这可能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了溶液中的碘离子(I-),生成了碘(I2)。空气中的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导致溶液中碘的含量增加,从而使得蓝色复现。
步骤 3:排除其他选项
A选项中,基准物K2Cr2O7与KI的反应不完全,不会导致滴定终点后30秒内蓝色复现。C选项中,Na2S2O3还原I2不完全,也不会导致滴定终点后30秒内蓝色复现。D选项中,K2Cr2O7和Na2S2O3两者发生反应,与间接碘量法的原理不符,也不会导致滴定终点后30秒内蓝色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