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铁路货物的运到期限如何计算?
铁路货物的运到期限如何计算?
题目解答
答案
答:铁路承运货物的期限从承运货物的次日起按下列规定计算:货物的运到期限按日计算;起码日数为3天,即计算出的运到期限不足3天时,按3天计算。运到期限由下述三部分组成。(1)货物发送时间(T发)。货物发送时间是指车站完成货物发送作业的时间,它包括发站从货物承运到挂出的时间。货物发送时间为1天。(2)货物运输时间(T运)。货物运输时间是指货物在途中的运输天数。每250运价公里或其未满为1天;按快运办理的整车货物每500运价公里或其未满为1天。(3)特殊作业时间(T特)。特殊作业时间是指为某些货物在运输途中进行作业所规定的时间,具体规定如下。(1)需要中途加冰的货物,每加冰一次,另加1天。(2)运价里程超过250km的零担货物及1t和5t型集装箱,另加2天;运价里程超过1000km的零担货物,另加3天。(3)单件超过2t、体积超过3m3或长度超过9m的零担货物,另加2天。(4)整车分卸货物,每增加一个分卸站,另加1天。(5)准、米轨间直通运输的货物,另加1天。对于上述五项特殊作业时间应分别计算,当一批货物同时具备几项时,应累计相加计算。此外,对于《铁路运价里程表》中规定需要另加运到期限的,也应计算在内。若运到期限用T表示,则T= T发+ T运+ T特
解析
考查要点:铁路货物运到期限的计算规则,包括组成时间、计算方法及特殊规定。
核心思路:运到期限由发送时间、运输时间、特殊作业时间三部分组成,需注意起码日数(3天)和特殊作业时间的累计规则。
破题关键:
- 明确三部分时间的定义与计算方式;
- 特殊作业时间需根据货物性质、运输条件分别计算并累计;
- 最终总和不足3天时按3天计算。
铁路货物运到期限的计算分为以下三部分:
1. 发送时间(T发)
- 定义:车站完成货物发送作业的时间,包括承运、装车、挂运等环节。
- 固定值:1天(不可调整)。
2. 运输时间(T运)
- 计算规则:
- 普通货物:每250运价公里或未满250运价公里为1天;
- 快运货物:每500运价公里或未满500运价公里为1天。
- 示例:若运价里程为1200公里,普通货物运输时间为 $\lceil 1200/250 \rceil = 5$ 天。
3. 特殊作业时间(T特)
- 适用情形(需累计计算):
- 加冰货物:每加冰一次加1天;
- 零担货物:
- 运价里程>250公里时加2天;
- 运价里程>1000公里时加3天;
- 超限零担货物(单件>2吨或体积>3立方米或长度>9米):加2天;
- 整车分卸:每增加一个分卸站加1天;
- 米轨与准轨直通运输:加1天。
4. 最终计算公式
总运到期限 $T = T_{\text{发}} + T_{\text{运}} + T_{\text{特}}$,若总和不足3天,则按3天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