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一、判断题-|||-1.比表面越大,分散程度越大。 ()-|||-2.在T、p、a一定时,表面积减小的过程是自发过程。 ()-|||-3.凡液固两相接触后,可使系统表面张力增加者即能润湿。 ()-|||-4."液滴蒸气压比平面液体的小"是制药工艺喷雾干燥法的理论基础。 ()-|||-5.液体中的小气泡的半径越小,泡内液体饱和蒸气压越小。 ()-|||-6.正吸附和负吸附都是使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的过程。 ()-|||-7.当溶液发生表面吸附时,表面层中溶质浓度比本体浓度高。 ()-|||-8.表面活性剂的H LB值在 https:/img.zuoyebang.cc/zyb_8d9fc3efb38247338ed1b2e2003e0375.jpgbacksim 3 时为亲水性表面活性剂。 ()-|||-9.向乳状液中加水时,能均匀混合的是 O/W 乳状液。 ()-|||-10.粉体混合物的临界相对湿度是混合物中各物质的临界相对湿度之和。 ()

题目解答
答案

解析
步骤 1:比表面与分散程度
比表面是指单位质量的固体物质的表面积。比表面越大,意味着固体物质的表面积越大,分散程度也越大。
步骤 2:表面积减小过程
在T、p、p一定时,表面积减小的过程是自发过程,因为这会降低系统的表面能。
步骤 3:润湿与表面张力
润湿是指液体在固体表面的铺展现象,润湿程度与表面张力有关,但表面张力增加并不意味着润湿。
步骤 4:液滴蒸气压
液滴蒸气压比平面液体的小,这是由于液滴的曲率效应,但不是喷雾干燥法的理论基础。
步骤 5:小气泡的饱和蒸气压
液体中的小气泡的半径越小,泡内液体饱和蒸气压越大,因为小气泡的曲率效应。
步骤 6:正吸附与负吸附
正吸附和负吸附都是使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的过程,因为它们都涉及表面活性物质的吸附。
步骤 7:表面吸附与浓度
当溶液发生表面吸附时,表面层中溶质浓度不一定比本体浓度高,这取决于吸附物质的性质。
步骤 8:表面活性剂的HLB值
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在 $1\sim 3$ 时为疏水性表面活性剂,而不是亲水性。
步骤 9:乳状液与水
向乳状液中加水时,能均匀混合的是 O/W 乳状液,因为水是连续相。
步骤 10:粉体混合物的临界相对湿度
粉体混合物的临界相对湿度不是混合物中各物质的临界相对湿度之和,而是取决于各物质的相对湿度和混合比例。
比表面是指单位质量的固体物质的表面积。比表面越大,意味着固体物质的表面积越大,分散程度也越大。
步骤 2:表面积减小过程
在T、p、p一定时,表面积减小的过程是自发过程,因为这会降低系统的表面能。
步骤 3:润湿与表面张力
润湿是指液体在固体表面的铺展现象,润湿程度与表面张力有关,但表面张力增加并不意味着润湿。
步骤 4:液滴蒸气压
液滴蒸气压比平面液体的小,这是由于液滴的曲率效应,但不是喷雾干燥法的理论基础。
步骤 5:小气泡的饱和蒸气压
液体中的小气泡的半径越小,泡内液体饱和蒸气压越大,因为小气泡的曲率效应。
步骤 6:正吸附与负吸附
正吸附和负吸附都是使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的过程,因为它们都涉及表面活性物质的吸附。
步骤 7:表面吸附与浓度
当溶液发生表面吸附时,表面层中溶质浓度不一定比本体浓度高,这取决于吸附物质的性质。
步骤 8:表面活性剂的HLB值
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在 $1\sim 3$ 时为疏水性表面活性剂,而不是亲水性。
步骤 9:乳状液与水
向乳状液中加水时,能均匀混合的是 O/W 乳状液,因为水是连续相。
步骤 10:粉体混合物的临界相对湿度
粉体混合物的临界相对湿度不是混合物中各物质的临界相对湿度之和,而是取决于各物质的相对湿度和混合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