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立阿姨接到一个FaceTime来电,对方自称是“微信支付客服”,说立阿姨开通了“百万保障”服务,免费期已过,如不关闭,每月将自动扣除非800元保费。对方要求立阿姨下载一款会议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指导她进行“关闭操作”。立阿姨应该怎么做?A. 赶紧按照“客服”指示操作,以免被扣钱。B. 微信/支付宝的“百万保障”功能是免费的,且不会到期扣费,这是诈骗电话,立即挂断。C. 询问对方工号,然后通过微信官方渠道核实。D. 只要不转账,跟着对方操作关闭一下也没关系。
立阿姨接到一个FaceTime来电,对方自称是“微信支付客服”,说立阿姨开通了“百万保障”服务,免费期已过,如不关闭,每月将自动扣除非800元保费。对方要求立阿姨下载一款会议软件并开启屏幕共享,指导她进行“关闭操作”。立阿姨应该怎么做? A. 赶紧按照“客服”指示操作,以免被扣钱。 B. 微信/支付宝的“百万保障”功能是免费的,且不会到期扣费,这是诈骗电话,立即挂断。 C. 询问对方工号,然后通过微信官方渠道核实。 D. 只要不转账,跟着对方操作关闭一下也没关系。
题目解答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核心在于识别常见诈骗手段。关键点包括:
- 官方服务的特性:微信、支付宝的“百万保障”功能通常是免费且无后续扣费的;
- 诈骗手段的典型特征:要求下载未知软件、开启屏幕共享;
- 正确应对方式: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避免与陌生人共享屏幕或操作敏感功能。
选项分析
选项A
错误。立即操作可能泄露个人信息或被远程操控,导致财产损失。
选项B
正确。根据官方功能特性,“百万保障”不会自动扣费,此类来电属于诈骗,应挂断。
选项C
不完全正确。虽然核实工号是好习惯,但真正的官方客服不会通过FaceTime联系,直接挂断更安全。
选项D
错误。即使不转账,共享屏幕可能泄露密码、验证码等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