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9年9月20日,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正式开幕。在开幕式上,德国前总统、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全球主席克里斯蒂安•武尔夫宣读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合肥倡议》,提倡制造业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制造、协同制造方向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实施了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颁布了一系列以“智能制造”为主题的国家战略。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制造业的基石。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制造业强国的五大工程和十大领域。智能制造工程作为五大工程之一,成为国家全力打造制造强国的重要抓手。 智能制造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感知、学习、决策、执行、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随着智能制造领域政策的持续出台,中国制造业逐渐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并开始大量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等相关技术。 我国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随着制造业智能化的升级改造,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呈现较快的增长。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产值规模达15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产值规模将超27000亿元。(摘编自《中国证券报》) 材料二:智能制造4大聚集区-|||-中西部地区 环油海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尚处于自动化阶段 高校、科研院校集中,科研实力突-|||-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武汉郎电学院、-|||-中科陇西安光机所、中国工程物理研 依托地区绩源与人力演源优势,形-|||-陇等高校及科研陇所优势-|||-以先进激光产业为智能制造发展的 成"核心区域"与"两翼"错位发-|||-"新亮点",发展出了孩木领先、特 北京集案人才、科技、资本等各类-|||-的产业格局-|||-色突出的先进激光产业 生产要素,在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服务等软件领域优势突出-|||-珠三角地区 长三角地区-|||-加快机器换人,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制 以江苏、上海、浙江为代表-|||-造"主阵地 培背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智-|||-成符合各自产业特色的智能制造应用军 制造茶备产业焦群,智能制造-|||-范-|||-广州围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核心区建 2 发展水干相对干衡-|||-设 说计理念,加速教造智能制造-|||-常州充分对摆国内外先进的工业-|||-深圳重点打造机糕人、可穿戴说备产业制 "新名片"-|||-墙基地、国际合作基地及创新服务基地 材料三: 未来智能制造不断地将新的技术应用到制造业中,与制造业进行深度融合。这其中物联网与云计算、人工智能(AI)、3D打印等新技术的作用将尤为凸显。在物联网、云计算方面,未来物联网与云计算将会更加广泛地部署到制造行业。传感器技术、RFID标签、嵌入式系统技术等物联网核心技术,将灵活地为客户打造“透明化生产、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厂设施整体协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一致性。在人工智能方面,未来人工智能将更加广泛地应用到智能制造行业中。先进制造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使得制造系统具备学习能力。通过深度学习、增强学习、迁移学习等技术的应用,智能制造将提升制造领域知识产生、获取、应用和传承的效率。在离线状态下,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挖掘产品缺陷,形成控制规则;在在线状态下,通过增强学习技术和实时反馈,控制生产过程,减少产品缺陷;同时,集成专家经验,不断改进学习结果。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到,将全面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解决中国制造业在推进智能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智能制造的实现是一个逐级推进的复杂工程,涉及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并涉及执行装备层、控制层、管理层、企业层、云服务层、网络层等企业系统架构,需要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到端集成。限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研发周期较长以及工艺壁垒较高等因素,单个系统解决方案商难以同时满足各个细分行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需要,智能装备制造、物流仓储、软件专业企业或服务商间将不断加强协同创新,以强化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能力。智能制造将造就全新的业态,由多个提供单一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共同构建协作系统,形成融合发展的生态图。(摘编自“中国工业新闻网”)(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环渤海地区科研院校众多,人力资源丰富,形成“核心区域”与“两翼”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其中北京发展优势突出,代表了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最高水平。B.长三角地区以苏沪浙为代表,培育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相对平衡,已有城市在锻造智能制造“新名片”。C.珠三角地区加快机器换人,逐步发展为“中国制造”主阵地,拥有各自产业特色,其中广州围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核心区建设。D.中西部地区尚处于自动化阶段,依托高校及科研院所优势,发展出了技术领先、特色突出的先进激光产业,将促进中西部地区“智造”水平的提升。(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作为制造业强国的五大工程之一的智能制造工程在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中肩负重要使命。B.当前全球各国都将智能制造业放到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我国也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竞争的一大战场。C.未来人工智能的加持,制造将变为智造,通过应用迁移学习等技术,制造领域知识产生、获取,应用和传承的效率将会提升。D.智能制造的实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涉及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以及企业系统架构,需要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到端集成。(3)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现状有什么特点?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9年9月20日,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正式开幕。在开幕式上,德国前总统、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全球主席克里斯蒂安•武尔夫宣读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合肥倡议》,提倡制造业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制造、协同制造方向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实施了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颁布了一系列以“智能制造”为主题的国家战略。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制造业的基石。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制造业强国的五大工程和十大领域。智能制造工程作为五大工程之一,成为国家全力打造制造强国的重要抓手。
智能制造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感知、学习、决策、执行、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随着智能制造领域政策的持续出台,中国制造业逐渐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并开始大量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等相关技术。
我国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随着制造业智能化的升级改造,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呈现较快的增长。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产值规模达15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产值规模将超27000亿元。
(摘编自《中国证券报》) 材料二:

材料三:
未来智能制造不断地将新的技术应用到制造业中,与制造业进行深度融合。这其中物联网与云计算、人工智能(AI)、3D打印等新技术的作用将尤为凸显。在物联网、云计算方面,未来物联网与云计算将会更加广泛地部署到制造行业。传感器技术、RFID标签、嵌入式系统技术等物联网核心技术,将灵活地为客户打造“透明化生产、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厂设施整体协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一致性。在人工智能方面,未来人工智能将更加广泛地应用到智能制造行业中。先进制造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使得制造系统具备学习能力。通过深度学习、增强学习、迁移学习等技术的应用,智能制造将提升制造领域知识产生、获取、应用和传承的效率。在离线状态下,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挖掘产品缺陷,形成控制规则;在在线状态下,通过增强学习技术和实时反馈,控制生产过程,减少产品缺陷;同时,集成专家经验,不断改进学习结果。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到,将全面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解决中国制造业在推进智能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智能制造的实现是一个逐级推进的复杂工程,涉及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并涉及执行装备层、控制层、管理层、企业层、云服务层、网络层等企业系统架构,需要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到端集成。限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研发周期较长以及工艺壁垒较高等因素,单个系统解决方案商难以同时满足各个细分行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需要,智能装备制造、物流仓储、软件专业企业或服务商间将不断加强协同创新,以强化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能力。智能制造将造就全新的业态,由多个提供单一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共同构建协作系统,形成融合发展的生态图。
(摘编自“中国工业新闻网”)(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环渤海地区科研院校众多,人力资源丰富,形成“核心区域”与“两翼”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其中北京发展优势突出,代表了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最高水平。
B.长三角地区以苏沪浙为代表,培育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相对平衡,已有城市在锻造智能制造“新名片”。
C.珠三角地区加快机器换人,逐步发展为“中国制造”主阵地,拥有各自产业特色,其中广州围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核心区建设。
D.中西部地区尚处于自动化阶段,依托高校及科研院所优势,发展出了技术领先、特色突出的先进激光产业,将促进中西部地区“智造”水平的提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作为制造业强国的五大工程之一的智能制造工程在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中肩负重要使命。
B.当前全球各国都将智能制造业放到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我国也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竞争的一大战场。
C.未来人工智能的加持,制造将变为智造,通过应用迁移学习等技术,制造领域知识产生、获取,应用和传承的效率将会提升。
D.智能制造的实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涉及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以及企业系统架构,需要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到端集成。
(3)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现状有什么特点?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2019年9月20日,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合肥正式开幕。在开幕式上,德国前总统、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全球主席克里斯蒂安•武尔夫宣读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合肥倡议》,提倡制造业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制造、协同制造方向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实施了以重振制造业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颁布了一系列以“智能制造”为主题的国家战略。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制造业的基石。围绕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明确制造业强国的五大工程和十大领域。智能制造工程作为五大工程之一,成为国家全力打造制造强国的重要抓手。
智能制造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感知、学习、决策、执行、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随着智能制造领域政策的持续出台,中国制造业逐渐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并开始大量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等相关技术。
我国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随着制造业智能化的升级改造,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呈现较快的增长。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产值规模达15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产值规模将超27000亿元。
(摘编自《中国证券报》) 材料二:

材料三:
未来智能制造不断地将新的技术应用到制造业中,与制造业进行深度融合。这其中物联网与云计算、人工智能(AI)、3D打印等新技术的作用将尤为凸显。在物联网、云计算方面,未来物联网与云计算将会更加广泛地部署到制造行业。传感器技术、RFID标签、嵌入式系统技术等物联网核心技术,将灵活地为客户打造“透明化生产、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厂设施整体协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一致性。在人工智能方面,未来人工智能将更加广泛地应用到智能制造行业中。先进制造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使得制造系统具备学习能力。通过深度学习、增强学习、迁移学习等技术的应用,智能制造将提升制造领域知识产生、获取、应用和传承的效率。在离线状态下,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挖掘产品缺陷,形成控制规则;在在线状态下,通过增强学习技术和实时反馈,控制生产过程,减少产品缺陷;同时,集成专家经验,不断改进学习结果。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到,将全面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融合,解决中国制造业在推进智能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智能制造的实现是一个逐级推进的复杂工程,涉及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并涉及执行装备层、控制层、管理层、企业层、云服务层、网络层等企业系统架构,需要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到端集成。限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研发周期较长以及工艺壁垒较高等因素,单个系统解决方案商难以同时满足各个细分行业的智能制造发展需要,智能装备制造、物流仓储、软件专业企业或服务商间将不断加强协同创新,以强化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能力。智能制造将造就全新的业态,由多个提供单一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共同构建协作系统,形成融合发展的生态图。
(摘编自“中国工业新闻网”)(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环渤海地区科研院校众多,人力资源丰富,形成“核心区域”与“两翼”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其中北京发展优势突出,代表了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最高水平。
B.长三角地区以苏沪浙为代表,培育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相对平衡,已有城市在锻造智能制造“新名片”。
C.珠三角地区加快机器换人,逐步发展为“中国制造”主阵地,拥有各自产业特色,其中广州围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核心区建设。
D.中西部地区尚处于自动化阶段,依托高校及科研院所优势,发展出了技术领先、特色突出的先进激光产业,将促进中西部地区“智造”水平的提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
A.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作为制造业强国的五大工程之一的智能制造工程在实现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中肩负重要使命。
B.当前全球各国都将智能制造业放到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我国也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竞争的一大战场。
C.未来人工智能的加持,制造将变为智造,通过应用迁移学习等技术,制造领域知识产生、获取,应用和传承的效率将会提升。
D.智能制造的实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涉及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以及企业系统架构,需要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到端集成。
(3)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现状有什么特点?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题目解答
答案
(1)A.“代表了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的最高水平”于文无据,材料二内容说的是“在工业互联网及智能制造服务等软件领域优势突出”。
(2)B.“全球各国都将智能制造业放到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扩大范围,原文是“近年来,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实施了以重……主题的国家战略”,原文只是指出了几个发达国家。
(3)“发展现状”可以结合“我国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随着制造业智能化的升级改造,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呈现较快的增长。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产值规模达15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产值规模将超27000亿元”以及材料二中的相关地区发展特点可以具体概括。“发展趋势”可以结合“我国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随着制造业智能化的升级改造,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呈现较快的增长。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产值规模达15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产值规模将超27000亿元”“随着智能制造领域政策的持续出台,中国制造业逐渐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并开始大量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等相关技术”等句子可以具体概括答题要点。
答案:
(1)A
(2)B
(3)特点:增长较快;产能较高;项智能化方向转型;云技术使用广泛;地区发展不够均衡。
趋势:①将呈现出较大速度的增长,且产值会进一步得到提升。②逐渐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大量使用云技术。③中西部地区发展慢于东部地区,各地区的发展均在快速提升。
(2)B.“全球各国都将智能制造业放到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扩大范围,原文是“近年来,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纷纷实施了以重……主题的国家战略”,原文只是指出了几个发达国家。
(3)“发展现状”可以结合“我国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随着制造业智能化的升级改造,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呈现较快的增长。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产值规模达15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产值规模将超27000亿元”以及材料二中的相关地区发展特点可以具体概括。“发展趋势”可以结合“我国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随着制造业智能化的升级改造,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呈现较快的增长。2017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产值规模达15000亿元,预计到2020年产值规模将超27000亿元”“随着智能制造领域政策的持续出台,中国制造业逐渐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并开始大量应用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等相关技术”等句子可以具体概括答题要点。
答案:
(1)A
(2)B
(3)特点:增长较快;产能较高;项智能化方向转型;云技术使用广泛;地区发展不够均衡。
趋势:①将呈现出较大速度的增长,且产值会进一步得到提升。②逐渐向智能制造方向转型,大量使用云技术。③中西部地区发展慢于东部地区,各地区的发展均在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