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1 绪论及基本概念1-1 是非题(1)材料力学是研究构件承载能力的一门学科。( 是 )(2)可变形固体的变形必须满足几何相容条件,即变形后的固体既不可以引起“空隙”,也不产生“挤入”现象。 (是 )(3)构件在载荷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包括构件尺寸的改变和形状的改变。( 是 )(4)应力是内力分布集度。(是 )(5)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构件弹性范围内的小变形问题。(是 )(6)若物体产生位移,则必定同时产生变形。 (非 )(7)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变形。(F)(8)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力学性质是相同的。 (是)(9)根据连续性假设,杆件截面上的内力是连续分布的,分布内力系的合力必定是一个力。(非)(10)因为构件是变形固体,在研究构件的平衡时,应按变形后的尺寸进行计算。(非 )1-2 填空题(1)根据材料的主要性质对材料作如下三个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 、均匀性假设 、各向同性假设 。(2)工程中的 强度 ,是指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刚度 ,是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3)保证构件正常或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包括 强度 , 刚度 ,和 稳定性 三个方面。(4)图示构件中,杆1发生 拉伸 变形,杆2发生 压缩 变形,杆3发生 弯曲 变形。(5)认为固体在其整个几何空间内无间隙地充满了物质,这样的假设称为 连续性假设 。根据这一假设构件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就可以用坐标的 连续 函数来表示。(6)图示结构中,杆1发生 弯曲 变形,构件2发生 剪切 变形,杆件3发生 弯曲与轴向压缩组合。 变形。(7)解除外力后,能完全消失的变形称为 弹性变形 ,不能消失而残余的的那部分变形称为 塑性变形 。(C)分别平行于外力方向; (D)分别垂直于外力方向。(2)连接件切应力的实用计算是( )A. 以切应力在剪切面上均匀分布为基础的; B. 剪切面为圆形或方形; C. 以切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剪切比例极限为基础的; D. 剪切面积大于挤压面积。 E. []是由( C ) F. 精确计算得到的; G. 拉伸试验得到的; 剪切试验得到的; 扭转试验得到的。 ) ; ; ; 。 和B的直径均为d,则受力系统中的最大剪应力为( ) P b a A P ; ; ; . )。 dts ; dtb ; 8-2 填空题 (1) 铆接头的连接板厚度为,铆钉直径为d。则铆钉切应力,挤压应力为 。 (2)矩形截面木拉杆连接如图,这时接头处的切应力;挤压应力。 第(2)题图 第(3)题图 bs= l ,挤压面积A2=。 作用,则基础的剪切面面积为 4a ,挤压面面积为 a 。 第(4)题图 第(5)题图 的圆柱放在直径为D=3d,厚度为 的圆形基座上,地基对基座的支反力为均匀分布,圆柱承受轴向压力F,则基座剪切面的剪力 (6)判断剪切面和挤压面时应注意的是:剪切面是构件的两部分有发生 相互错动 趋势的平面;挤压面是构件 相互压紧部分 的表面。 8-3、图示销钉连接。已知:联接器壁厚,轴向拉力,销钉许用切应力,许用挤压应力。试求销钉的直径d。 解:剪切: 挤压: 取。 作用。已知销钉直径,板的尺寸为,板和销钉的许用拉应力,许用切应力,许用挤压应力,试求许用拉力[F]。 解:剪切: 挤压: 板拉伸: 取。 自测题一
练习1 绪论及基本概念
1-1 是非题
(1)材料力学是研究构件承载能力的一门学科。( 是 )
(2)可变形固体的变形必须满足几何相容条件,即变形后的固体既不可以引起“空隙”,也不产生“挤入”现象。 (是 )
(3)构件在载荷作用下发生的变形,包括构件尺寸的改变和形状的改变。( 是 )
(4)应力是内力分布集度。(是 )
(5)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构件弹性范围内的小变形问题。(是 )
(6)若物体产生位移,则必定同时产生变形。 (非 )
(7)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变形。(F)
(8)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力学性质是相同的。 (是)
(9)根据连续性假设,杆件截面上的内力是连续分布的,分布内力系的合力必定是一个力。(非)
(10)因为构件是变形固体,在研究构件的平衡时,应按变形后的尺寸进行计算。(非 )
1-2 填空题
(1)根据材料的主要性质对材料作如下三个基本假设:连续性假设 、均匀性假设 、
各向同性假设 。
(2)工程中的 强度 ,是指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刚度 ,是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3)保证构件正常或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包括 强度 , 刚度 ,和 稳定性 三个方面。
(4)图示构件中,杆1发生 拉伸 变形,杆2发生 压缩 变形,
杆3发生 弯曲 变形。
(5)认为固体在其整个几何空间内无间隙地充满了物质,这样的假设称为 连续性假设 。根据这一假设构件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就可以用坐标的 连续 函数来表示。
(6)图示结构中,杆1发生 弯曲 变形,构件2
发生 剪切 变形,杆件3发生 弯曲与轴向压缩组合。 变形。
(7)解除外力后,能完全消失的变形称为 弹性变形 ,不能消失而残余的的那部分变形称为 塑性变形 。
(C)分别平行于外力方向; (D)分别垂直于外力方向。
(2)连接件切应力的实用计算是( )
A. 以切应力在剪切面上均匀分布为基础的;B. 剪切面为圆形或方形;
C. 以切应力不超过材料的剪切比例极限为基础的;
D. 剪切面积大于挤压面积。
E. []是由( C )
F. 精确计算得到的;
G. 拉伸试验得到的;
剪切试验得到的;
扭转试验得到的。
)




和B的直径均为d,则受力系统中的最大剪应力为(
)
P b a
A
P




)。
dts ;

dtb ;

8-2 填空题








第(2)题图 第(3)题图
bs=
l ,挤压面积A2=

作用,则基础的剪切面面积为 4a ,挤压面面积为 a 。
第(4)题图 第(5)题图
的圆柱放在直径为D=3d,厚度为 的圆形基座上,地基对基座的支反力为均匀分布,圆柱承受轴向压力F,则基座剪切面的剪力
(6)判断剪切面和挤压面时应注意的是:剪切面是构件的两部分有发生 相互错动 趋势的平面;挤压面是构件 相互压紧部分 的表面。
8-3、图示销钉连接。已知:联接器壁厚,轴向拉力,销钉许用切应力,许用挤压应力。试求销钉的直径d。
解:剪切:
挤压:
取。
作用。已知销钉直径,板的尺寸为,板和销钉的许用拉应力,许用切应力,许用挤压应力,试求许用拉力[F]。
解:剪切:
挤压:
板拉伸:
取。
自测题一
题目解答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