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在室温平衡状态下,当钢的含C量超过0.9%后,其强度下降的原因是大量()的出现。A. 低温LdB. 网状Fe8C. 片状Fe8D. Fe
在室温平衡状态下,当钢的含C量超过0.9%后,其强度下降的原因是大量()的出现。
A. 低温Ld
B. 网状Fe8
C. 片状Fe8
D. Fe
题目解答
答案
B. 网状Fe8
解析
本题考查钢中含碳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核心在于理解过共析钢的组织特征及其对强度的作用。关键点在于:
- 含碳量超过0.9%后,钢的组织中会出现大量网状二次渗碳体(Fe₃C);
- 网状结构会导致应力集中,降低材料的塑性和韧性,进而使强度下降。
组织变化分析
- 共析钢(含碳量0.77%):室温平衡组织为珠光体(P),强度与塑性平衡较好。
- 过共析钢(含碳量>0.77%):室温平衡组织为珠光体(P)+二次渗碳体(Fe₃C)。随着含碳量增加,二次渗碳体数量增多,且以网状形式沿原奥氏体晶界析出。
性能影响
- 网状Fe₃C:硬度高但脆性大,会割裂基体,形成应力集中,导致材料变脆、强度下降。
- 片状Fe₃C(如球化处理前的组织):虽也降低塑性,但题目强调“室温平衡状态”,此时网状结构更符合过共析钢的平衡析出规律。
选项辨析
- A. 低温Ld:莱氏体(Ld)是高温组织,室温下已分解,排除。
- B. 网状Fe₃C:正确,过共析钢平衡组织特征。
- C. 片状Fe₃C:非平衡态析出形式,需外力(如球化处理)干预。
- D. Fe:铁素体(F)在过共析钢中已不存在,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