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上海闵行区某高校大四学生孟某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称“我的声音你也听不出来?”并让她“第二天到办公室来一下”,孟某误认为是其学院张老师便顺口答应。第二天早上,该“张老师”又来电称正和院长讨论今年考研的事,并称为孟某争取直研的机会,但是需要孟某立即“表示一下”,对此,孟某应该怎么做?A. 手机汇款至“张老师”网银账户B. 通过微信或QQ语音与张老师取得联系C. 到张老师办公室面对面询问D. 不予理会
上海闵行区某高校大四学生孟某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称“我的声音你也听不出来?”并让她“第二天到办公室来一下”,孟某误认为是其学院张老师便顺口答应。第二天早上,该“张老师”又来电称正和院长讨论今年考研的事,并称为孟某争取直研的机会,但是需要孟某立即“表示一下”,对此,孟某应该怎么做?
A. 手机汇款至“张老师”网银账户
B. 通过微信或QQ语音与张老师取得联系
C. 到张老师办公室面对面询问
D. 不予理会
题目解答
答案
BCD
B. 通过微信或QQ语音与张老师取得联系
C. 到张老师办公室面对面询问
D. 不予理会
B. 通过微信或QQ语音与张老师取得联系
C. 到张老师办公室面对面询问
D. 不予理会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以及在遇到可疑来电时的正确处理方式。
解题核心:识别可疑来电特征,通过多途径验证对方身份,避免直接转账。
关键点:
- 陌生来电自称“熟人”需警惕,尤其是涉及财务操作时;
- 通过官方渠道或当面核实是防范诈骗的关键;
- 不轻信“紧急”“私下”操作,保持冷静判断。
选项分析
选项A:手机汇款至“张老师”网银账户
错误原因:直接汇款是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法。即使对方自称是熟人,也应通过当面或官方渠道确认后再操作。
选项B:通过微信或QQ语音与张老师取得联系
正确原因:通过即时通讯工具语音验证身份,可以有效确认对方是否为本人,降低被冒充风险。
选项C:到张老师办公室面对面询问
正确原因:当面沟通是最直接的验证方式,能彻底排除冒充风险。
选项D:不予理会
正确原因:对可疑来电保持警惕,不回应、不操作,避免进一步被诈骗分子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