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课后习题答案15-6:何谓梯度洗脱?它与气相色谱中程序升温有何不同?答:梯度洗脱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极性但可互溶的溶剂,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按一定比例混合,以连续改变色谱柱中冲洗液的极性,离子酸度或PH等,从而改变被测组份的相对保留值,提高分离效率,加快分离速度的一种洗脱方式。液相中梯度洗脱和气相色谱中程序升温作用相同。不同的是在气相色谱中通过改变温度条件,达到高效快速分离目的;而液相色谱是通过改变流动相组成来达到目的。15-7:下列色谱法中最适宜分离物质:(1)气液色谱——适宜分离气体或易挥发性液体和固体。(或可转化为易挥发性液体和固体。)(2)正相色谱——适宜分离极性化合物。(3)反相色谱——适宜分离多环芳烃等低极性化合物。(4)离子交换色谱——适宜分离离子型和可离解化合物。(5)排阻色谱——适宜分离大分子化合物,(分子量>2000)例蛋白质、氨基酸、核酸等生物大分子。(6)气固色谱——适宜分离永久性气体及烃类化合物。(7)液固色谱——适宜分离不同极性的化合物,或不同类型的化合物,特别适合分离异构体。15-10:指出在正相色谱中以下物质顺序:(先 → 后)A. 正己烷、苯、正己醇。 B. 乙醚、硝基丁烷、乙酸乙酯 C. 15-11:在反相色谱中以下物质说明顺序(先 → 后) D. 正己醇、苯、正己烷 E. 乙酸乙酯、硝基丁烷、乙醚。 F.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适合检测波长范围是 1 A、 400~760nm; B、 200~400nm C、 200~760nm D、 200~1000nm ( B )12、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水中微量铁的试样中,参比溶液是采用 1 A、溶液参比; B、空白溶液; C、样品参比; D、褪色参比 。 ( C )14、在光学分析法中, 采用钨灯作光源的是 1 A、原子光谱 B、紫外光谱 C、可见光谱 D、红外光谱 ( G. )15、分光光度分析中一组合格的吸收池透射比之差应该小于 1 A、1% B、 2% C、 0.1% D、 0.5% ( A )17、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 1 A、400—760nm B、400—760μm C、200—600nm D、200—760nm )20、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为 1 A、mol•cm/L B、 L / (mol•cm) C、 mol /(L•cm) D、 cm/ (mol•L) ( C )21、当未知样中含Fe量约为10μg•L-1时,采用直接比较法定量时,标准溶液的浓度应为 A、20μg•L-1 B、15μg•L-1 C、11μg•L-1 D、5μg•L-1 ( C )22、有甲、乙两个不同浓度的同一有色物质的溶液,用同一厚度的比色皿,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为:A甲=0.20;A乙=0.30。若甲的浓度为4.0×10-4 mol/L,则乙的浓度为( ) 2 A、8.0×10-4mol/L B、6.0×10-4mol/L C、1.0×10-4mol/L ( D )23、有两种不同有色溶液均符合朗伯-比耳定律,测定时若比色皿厚度,入射光强度及溶液浓度皆相等,以下说法哪种正确? 2 A、透过光强度相等 B、吸光度相等 C、吸光系数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B )24、在分光光度测定中,如试样溶液有色,显色剂本身无色,溶液中除被测离子外,其它共存离子与显色剂不生色,此时应选( )为参比。 2 A 溶剂空白 B 试液空白 C 试剂空白 D 褪色参比 ( B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透射比与浓度成直线关系; B、摩尔吸光系数随波长而改变; C、摩尔吸光系数随被测溶液的浓度而改变; D、光学玻璃吸收池适用于紫外光区。 ( B )26、如果显色剂或其他试剂在测定波长有吸收,此时的参比溶液应采用 2 A、溶剂参比; B、试剂参比; C、试液参比; D、褪色参比。 ( )28、有A、B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物质溶液,A溶液用1.00cm 吸收池,B溶液用2.00cm 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的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 2 A、 A是B的1/2; B、 A等于B; C、 B是A的4倍; D、 B是A的1/2( C )30、控制适当的吸光度范围的途径不可以是 2 A、调整称样量 B、控制溶液的浓度 C、改变光源 D、 改变定容体积 (C)35、在分光光度法分析中,使用( )可以消除试剂的影响 2 A、用蒸馏水 B、待测标准溶液 C、试剂空白溶液 D、任何溶液 ( C )36、吸光度为( )时,相对误差较小。 2 A、吸光度越大 B、 吸光度越小 C、0.2~0.7 D、任意 原子吸收 ( A )1、原子吸收法测定Ca2+ 含量时,为消除其中PO43-的干扰而加入高浓度的锶盐,则加入锶盐称为 1 A、释放剂 B、保护剂 C、防电离剂 D、以上答案都不对 ( B )2、原子吸收光谱是 1 A、带状光谱 B、线状光谱 C、宽带光谱 D、分子光谱 ( C )3、欲分析165~360nm的波谱区的原子吸收光谱, 应选用的光源为 1 A、钨灯 B、能斯特灯 C、空心阴极灯 D、氘灯 ( D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是 1 A、氢灯 B、氘灯 C、钨灯 D、空心阴极灯 ( D )6、选择不同的火焰类型主要是根据 1 A、分析线波长 B、灯电流大小 C、狭缝宽度 D、待测元素性质 ( C )7、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 — 标准加入法可消除的干扰是 1 A、分子吸收; B、背景吸收; C、基体效应; D物理干扰 。 ( A )8、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主要干扰因素。 1 A、化学干扰 B、物理干扰 C、光谱干扰 D、火焰干扰 ( A )9、原子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1 A 灯电流 B 灯电压 C 阴极温度 D 内充气体压力 ( B )1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光,通过样品的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__________所吸收 A 原子 B 基态原子 C 激发态原子 D 分子 ( C )11、使原子吸收谱线变宽的因素较多,其中______是最主要的。 1 A、压力变宽 B、温度变宽 C、多普勒变宽 D、光谱变宽 ( B )12、富燃焰是助燃比________化学计量的火焰。 1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 D )13、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噪声干扰主要来源于: 1 A、空心阴极灯 B、原子化系统 C、喷雾系统 D、检测系统。 ( C )15、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 1 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要的能量 B、产生紫外光 C、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D、产生足够浓度的散射光 ( C )18、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下列哪种火焰组成的温度最高? 2 A、空气-乙炔 B、空气-煤气 C、笑气-乙炔 D、氧气-氢气 (B)19、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当溶液的提升速度较低时, 一般在溶液中混入表面张力小、密度小的有机溶剂, 其目的是 2 A、使火焰容易燃烧 B、提高雾化效率 C、增加溶液粘度 D、增加溶液提升量 ( C )21、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中,适合于高含量组分的分析的方法是 2 A、工作曲线法 B、标准加入法 C、稀释法 D、内标法
第十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15-6:何谓梯度洗脱?它与气相色谱中程序升温有何不同?
答:梯度洗脱是指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极性但可互溶的溶剂,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按一定比例混合,以连续改变色谱柱中冲洗液的极性,离子酸度或PH等,从而改变被测组份的相对保留值,提高分离效率,加快分离速度的一种洗脱方式。
液相中梯度洗脱和气相色谱中程序升温作用相同。不同的是在气相色谱中通过改变温度条件,达到高效快速分离目的;而液相色谱是通过改变流动相组成来达到目的。
15-7:下列色谱法中最适宜分离物质:
(1)气液色谱——适宜分离气体或易挥发性液体和固体。(或可转化为易挥发性液体和固体。)
(2)正相色谱——适宜分离极性化合物。
(3)反相色谱——适宜分离多环芳烃等低极性化合物。
(4)离子交换色谱——适宜分离离子型和可离解化合物。
(5)排阻色谱——适宜分离大分子化合物,(分子量>2000)
例蛋白质、氨基酸、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6)气固色谱——适宜分离永久性气体及烃类化合物。
(7)液固色谱——适宜分离不同极性的化合物,或不同类型的化合物,特别适合分离异构体。
15-10:指出在正相色谱中以下物质顺序:(先 → 后)
A. 正己烷、苯、正己醇。B. 乙醚、硝基丁烷、乙酸乙酯
C. 15-11:在反相色谱中以下物质说明顺序(先 → 后)
D. 正己醇、苯、正己烷
E. 乙酸乙酯、硝基丁烷、乙醚。
F.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适合检测波长范围是 1 A、 400~760nm; B、 200~400nm C、 200~760nm D、 200~1000nm ( B )12、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水中微量铁的试样中,参比溶液是采用 1 A、溶液参比; B、空白溶液; C、样品参比; D、褪色参比 。 ( C )14、在光学分析法中, 采用钨灯作光源的是 1 A、原子光谱 B、紫外光谱 C、可见光谱 D、红外光谱 (
G. )15、分光光度分析中一组合格的吸收池透射比之差应该小于 1 A、1% B、 2% C、 0.1% D、 0.5% ( A )17、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 1 A、400—760nm B、400—760μm C、200—600nm D、200—760nm
)20、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为 1 A、mol•cm/L B、 L / (mol•cm) C、 mol /(L•cm) D、 cm/ (mol•L) ( C )21、当未知样中含Fe量约为10μg•L-1时,采用直接比较法定量时,标准溶液的浓度应为 A、20μg•L-1 B、15μg•L-1 C、11μg•L-1 D、5μg•L-1 ( C )22、有甲、乙两个不同浓度的同一有色物质的溶液,用同一厚度的比色皿,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为:A甲=0.20;A乙=0.30。若甲的浓度为4.0×10-4 mol/L,则乙的浓度为( ) 2 A、8.0×10-4mol/L B、6.0×10-4mol/L C、1.0×10-4mol/L ( D )23、有两种不同有色溶液均符合朗伯-比耳定律,测定时若比色皿厚度,入射光强度及溶液浓度皆相等,以下说法哪种正确? 2 A、透过光强度相等 B、吸光度相等 C、吸光系数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 B )24、在分光光度测定中,如试样溶液有色,显色剂本身无色,溶液中除被测离子外,其它共存离子与显色剂不生色,此时应选( )为参比。 2 A 溶剂空白 B 试液空白 C 试剂空白 D 褪色参比 ( B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透射比与浓度成直线关系; B、摩尔吸光系数随波长而改变; C、摩尔吸光系数随被测溶液的浓度而改变; D、光学玻璃吸收池适用于紫外光区。 ( B )26、如果显色剂或其他试剂在测定波长有吸收,此时的参比溶液应采用 2 A、溶剂参比; B、试剂参比; C、试液参比; D、褪色参比。 (
)28、有A、B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物质溶液,A溶液用1.00cm 吸收池,B溶液用2.00cm 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的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 2 A、 A是B的1/2; B、 A等于B; C、 B是A的4倍; D、 B是A的1/2( C )30、控制适当的吸光度范围的途径不可以是 2 A、调整称样量 B、控制溶液的浓度 C、改变光源 D、 改变定容体积 (C)35、在分光光度法分析中,使用( )可以消除试剂的影响 2 A、用蒸馏水 B、待测标准溶液 C、试剂空白溶液 D、任何溶液 ( C )36、吸光度为( )时,相对误差较小。 2 A、吸光度越大 B、 吸光度越小 C、0.2~0.7 D、任意 原子吸收 ( A )1、原子吸收法测定Ca2+ 含量时,为消除其中PO43-的干扰而加入高浓度的锶盐,则加入锶盐称为 1 A、释放剂 B、保护剂 C、防电离剂 D、以上答案都不对 ( B )2、原子吸收光谱是 1 A、带状光谱 B、线状光谱 C、宽带光谱 D、分子光谱 ( C )3、欲分析165~360nm的波谱区的原子吸收光谱, 应选用的光源为 1 A、钨灯 B、能斯特灯 C、空心阴极灯 D、氘灯 ( D )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是 1 A、氢灯 B、氘灯 C、钨灯 D、空心阴极灯 ( D )6、选择不同的火焰类型主要是根据 1 A、分析线波长 B、灯电流大小 C、狭缝宽度 D、待测元素性质 ( C )7、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 — 标准加入法可消除的干扰是 1 A、分子吸收; B、背景吸收; C、基体效应; D物理干扰 。 ( A )8、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主要干扰因素。 1 A、化学干扰 B、物理干扰 C、光谱干扰 D、火焰干扰 ( A )9、原子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1 A 灯电流 B 灯电压 C 阴极温度 D 内充气体压力 ( B )1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光,通过样品的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__________所吸收 A 原子 B 基态原子 C 激发态原子 D 分子 ( C )11、使原子吸收谱线变宽的因素较多,其中______是最主要的。 1 A、压力变宽 B、温度变宽 C、多普勒变宽 D、光谱变宽 ( B )12、富燃焰是助燃比________化学计量的火焰。 1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 D )13、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噪声干扰主要来源于: 1 A、空心阴极灯 B、原子化系统 C、喷雾系统 D、检测系统。 ( C )15、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 1 A、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要的能量 B、产生紫外光 C、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D、产生足够浓度的散射光 ( C )18、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下列哪种火焰组成的温度最高? 2 A、空气-乙炔 B、空气-煤气 C、笑气-乙炔 D、氧气-氢气 (B)19、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当溶液的提升速度较低时, 一般在溶液中混入表面张力小、密度小的有机溶剂, 其目的是 2 A、使火焰容易燃烧 B、提高雾化效率 C、增加溶液粘度 D、增加溶液提升量 ( C )21、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中,适合于高含量组分的分析的方法是 2 A、工作曲线法 B、标准加入法 C、稀释法 D、内标法
题目解答
答案
( a ) 正己烷、苯、正己醇。 ( b ) 乙醚、硝基丁烷、乙酸乙酯 15 - 11 :在反相色谱中以下物质说明顺序(先 → 后) ( a ) 正己醇、苯、正己烷 ( b )乙酸乙酯、硝基丁烷、乙醚。 ( C ) 1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适合检测波长范围是 1 A 、 400 ~ 760nm ; B 、 200 ~ 400nm C 、 200 ~ 760nm D 、 200 ~ 1000nm ( B ) 12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水中微量铁的试样中,参比溶液是采用 1 A 、溶液参比; B 、空白溶液; C 、样品参比; D 、褪色参比 。 ( C )14 、在光学分析法中 , 采用钨灯作光源的是 1 A 、原子光谱 B 、紫外光谱 C 、可见光谱 D 、红外光谱 ( D ) 15 、分光光度分析中一组合格的吸收池透射比之差应该小于 1 A 、 1% B 、 2% C 、 0.1% D 、 0.5% ( A ) 17 、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 1 A 、 400—760nm B 、 400—760 μ m C 、 200—600nm D 、 200—760nm ( C )20 、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为 1 A 、 mol•cm/L B、 L / (mol•cm) C 、 mol /(L•cm) D 、 cm/ (mol•L) ( C ) 21 、当未知样中含 Fe 量约为 10 μ g•L-1 时,采用直接比较法定量时,标准溶液的 浓度应为 A 、 20 μ g•L-1 B 、 15 μ g•L-1 C 、 11 μ g•L-1 D 、 5 μ g•L-1 ( C )22 、有甲、乙两个不同浓度的同一有色物质的溶液,用同一厚度的比色皿,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为: A 甲 =0.20 ; A 乙 =0.30 。若甲的浓度为 4.0 × 10-4 mol/L ,则乙的浓度为( ) 2 A 、 8.0 × 10-4mol/L B 、 6.0 × 10-4mol/L C 、 1.0 × 10-4mol/L ( D ) 23 、有两种不同有色溶液均符合朗伯 - 比耳定律,测定时若比色皿厚度,入射光强度及溶液浓度皆相等,以下说法哪种正确? 2 A 、透过光强度相等 B 、吸光度相等 C 、吸光系数相等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 B ) 24 、在分光光度测定中,如试样溶液有色,显色剂本身无色,溶液中除被测离子外,其它共存离子与显色剂不生色,此时应选( )为参比。 2 A 溶剂空白 B 试液空白 C 试剂空白 D 褪色参比 ( B ) 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 、透射比与浓度成直线关系; B 、摩尔吸光系数随波长而改变; C 、摩尔吸光系数随被测溶液的浓度而改变; D 、光学玻璃吸收池适用于紫外光区。 ( B ) 26 、如果显色剂或其他试剂在测定波长有吸收,此时的参比溶液应采用 2 A 、溶剂参比; B 、试剂参比; C 、试液参比; D 、褪色参比。 ( D ) 28 、有 A 、 B 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物质溶液, A 溶液用 1.00cm 吸收池, B 溶液用 2.00cm 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的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 2 A 、 A 是 B 的 1/2 ; B 、 A 等于 B ; C 、 B 是 A 的 4 倍; D 、 B 是 A 的 1/2 ( C ) 30 、控制适当的吸光度范围的途径不可以是 2 A 、调整称样量 B 、控制溶液的浓度 C 、改变光源 D 、 改变定容体积 ( C ) 35 、在分光光度法分析中,使用( )可以消除试剂的影响 2 A 、用蒸馏水 B 、待测标准溶液 C 、试剂空白溶液 D 、任何溶液 ( C )36 、吸光度为 ( ) 时,相对误差较小。 2 A 、吸光度越大 B、 吸光度越小 C 、 0.2 ~ 0.7 D 、任意 原子吸收 ( A ) 1 、原子吸收法测定 Ca2+ 含量时,为消除其中 PO 4 3- 的干扰而加入高浓度的锶盐,则加入锶盐称为 1 A 、释放剂 B 、保护剂 C 、防电离剂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 B )2 、原子吸收光谱是 1 A 、带状光谱 B 、线状光谱 C 、宽带光谱 D 、分子光谱 ( C )3 、欲分析 165 ~ 360nm 的波谱区的原子吸收光谱 , 应选用的光源为 1 A 、钨灯 B、能斯特灯 C、空心阴极灯 D、氘灯 ( D ) 4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常用的光源是 1 A 、氢灯 B 、氘灯 C 、钨灯 D 、空心阴极灯 ( D ) 6 、选择不同的火焰类型主要是根据 1 A 、分析线波长 B 、灯电流大小 C 、狭缝宽度 D 、待测元素性质 ( C ) 7 、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 — 标准加入法可消除的干扰是 1 A 、分子吸收; B 、背景吸收; C 、基体效应; D 物理干扰 。 ( A ) 8 、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的主要干扰因素。 1 A 、化学干扰 B 、物理干扰 C 、光谱干扰 D 、火焰干扰 ( A ) 9 、原子空心阴极灯的主要操作参数是: 1 A 灯电流 B 灯电压 C 阴极温度 D 内充气体压力 ( B ) 10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光,通过样 品的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 __________ 所吸收 A 原子 B 基态原子 C 激发态原子 D 分子 ( C ) 11 、使原子吸收谱线变宽的因素较多,其中 ______ 是最主要的。 1 A 、压力变宽 B 、温度变宽 C 、多普勒变宽 D 、光谱变宽 ( B ) 12 、富燃焰是助燃比 ________ 化学计量的火焰。 1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 D )13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噪声干扰主要来源于: 1 A 、空心阴极灯 B 、原子化系统 C 、喷雾系统 D 、检测系统。 ( C ) 15 、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 1 A 、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要的能量 B 、产生紫外光 C 、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D 、产生足够浓度的散射光 ( C )18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 下列哪种火焰组成的温度最高? 2 A 、空气 - 乙炔 B、空气 - 煤气 C、笑气 - 乙炔 D、氧气 - 氢气 ( B ) 19 、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 当溶液的提升速度较低时 , 一般在溶液中混入表面张力小、密度小的有机溶剂 , 其目的是 2 A 、使火焰容易燃烧 B、提高雾化效率 C、增加溶液粘度 D、增加溶液提升量 ( C ) 21 、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中,适合于高含量组分的分析的方法是 2 A 、工作曲线法 B 、标准加入法 C 、稀释法 D 、内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