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1-1 由拉伸试验可以得出哪些力学性能指标?在工程上这些指标是怎样定义的?-|||-1-2 有一低碳钢拉伸试样, [ 0.1] =10.0mm 0 =50mm, 拉伸试验时测得 S =20.5kN, {m)} =31.5kN,-|||-=6.25mm,L u =66mm, 试确定此钢材的R_(eL)、R_(m)、Z、A_(0)

题目解答
答案
1-1由拉伸试验可以得出哪些力学性能指标。
在工程上这些指标是怎样定义的。
答:由拉伸试验可以得出弹性、强度、塑性等指标。
在工程上这些指标是怎样定义的。
答:由拉伸试验可以得出弹性、强度、塑性等指标。
解析
1. 弹性:材料在受力时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后,材料能够恢复到原来形状的能力。
2. 强度: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通常用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来表示。
3. 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通常用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来表示。
【答案】
弹性、强度、塑性。
1-2 有一低碳钢拉伸试样, $d_{0} =10.0mm$ $L_{0} =50mm$ ,拉伸试验时测得 $F_{S} =20.5kN$ $F_{m} =31.5kN$ $\Delta d =6.25mm$ ,L_{U} =66mm$ ,试确定此钢材的R_{eL}、R_{m}}、Z、A_{0}
【解析】
步骤 1:计算屈服强度 $R_{eL}$
屈服强度 $R_{eL}$ 是材料在拉伸试验中开始发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计算公式为:
$$
R_{eL} = \frac{F_{S}}{A_{0}}
$$
其中,$F_{S}$ 是屈服载荷,$A_{0}$ 是原始横截面积。
步骤 2:计算抗拉强度 $R_{m}$
抗拉强度 $R_{m}$ 是材料在拉伸试验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计算公式为:
$$
R_{m} = \frac{F_{m}}{A_{0}}
$$
其中,$F_{m}$ 是最大载荷,$A_{0}$ 是原始横截面积。
步骤 3:计算断面收缩率 $Z$
断面收缩率 $Z$ 是材料在拉伸试验中断裂时横截面积的减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
Z = \frac{A_{0} - A_{f}}{A_{0}} \times 100\%
$$
其中,$A_{f}$ 是断裂后的横截面积。
步骤 4:计算伸长率 $A_{0}$
伸长率 $A_{0}$ 是材料在拉伸试验中断裂时的伸长量与原始长度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
A_{0} = \frac{L_{U} - L_{0}}{L_{0}} \times 100\%
$$
其中,$L_{U}$ 是断裂时的长度,$L_{0}$ 是原始长度。
2. 强度: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通常用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来表示。
3. 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通常用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来表示。
【答案】
弹性、强度、塑性。
1-2 有一低碳钢拉伸试样, $d_{0} =10.0mm$ $L_{0} =50mm$ ,拉伸试验时测得 $F_{S} =20.5kN$ $F_{m} =31.5kN$ $\Delta d =6.25mm$ ,L_{U} =66mm$ ,试确定此钢材的R_{eL}、R_{m}}、Z、A_{0}
【解析】
步骤 1:计算屈服强度 $R_{eL}$
屈服强度 $R_{eL}$ 是材料在拉伸试验中开始发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计算公式为:
$$
R_{eL} = \frac{F_{S}}{A_{0}}
$$
其中,$F_{S}$ 是屈服载荷,$A_{0}$ 是原始横截面积。
步骤 2:计算抗拉强度 $R_{m}$
抗拉强度 $R_{m}$ 是材料在拉伸试验中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计算公式为:
$$
R_{m} = \frac{F_{m}}{A_{0}}
$$
其中,$F_{m}$ 是最大载荷,$A_{0}$ 是原始横截面积。
步骤 3:计算断面收缩率 $Z$
断面收缩率 $Z$ 是材料在拉伸试验中断裂时横截面积的减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
Z = \frac{A_{0} - A_{f}}{A_{0}} \times 100\%
$$
其中,$A_{f}$ 是断裂后的横截面积。
步骤 4:计算伸长率 $A_{0}$
伸长率 $A_{0}$ 是材料在拉伸试验中断裂时的伸长量与原始长度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
A_{0} = \frac{L_{U} - L_{0}}{L_{0}} \times 100\%
$$
其中,$L_{U}$ 是断裂时的长度,$L_{0}$ 是原始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