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2004年4月15日下午,处于生城区的某市化工总厂氯气分厂工人操作中发现,2号氯冷疑器出现穿孔,有氯气泄漏。16日1时列管发生爆炸;凌晨4时左右,再次发生局部爆炸,大量氯气向周围弥漫;16日15时57分,5个装有液氧的氯瓶突然发生爆炸,当场造成9人死亡、失踪,3人受伤。根据上述描述,依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本事故属于()。 A. 重大事故B. 特别重大事故C. 较大事故
2004年4月15日下午,处于生城区的某市化工总厂氯气分厂工人操作中发现,2号氯冷疑器出现穿孔,有氯气泄漏。16日1时列管发生爆炸;凌晨4时左右,再次发生局部爆炸,大量氯气向周围弥漫;16日15时57分,5个装有液氧的氯瓶突然发生爆炸,当场造成9人死亡、失踪,3人受伤。根据上述描述,依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本事故属于()。
- A. 重大事故
- B. 特别重大事故
- C. 较大事故
题目解答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安全事故等级的划分标准。关键在于掌握事故等级与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的对应关系,并注意题目中给出的死亡人数是否符合特定等级的界定条件。需特别注意失踪人数是否计入死亡人数的法规细节。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 特别重大事故:死亡≥30人,或重伤≥100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
- 重大事故:死亡10~29人,或重伤50~9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1亿元;
- 较大事故:死亡3~9人,或重伤10~4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5000万元;
- 一般事故:死亡≤2人,或重伤≤9人,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
题目中事故导致9人死亡、失踪,3人受伤。根据法规,失踪人员在事故统计中暂按死亡人数计算,因此死亡人数为9人,符合较大事故的死亡人数范围(3~9人)。题目未提及直接经济损失,故无需考虑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