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画里阴晴吴冠中①今春又路过故乡江苏宜兴县,热情的主人在匆忙中陪我去看灵谷洞。天微雨,主人感到有些遗憾。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像浓酣的水彩画。①细看,密密点点的嫩绿新芽在闪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柳丝分外娇柔,随雨飘摇;桃花,我立即记起潘天寿老师的题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这个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觉。②湿,渲染了山林、村落,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山区的红土和绿竹,本来并不很协调,雨后,红土成了棕红色,草绿色的竹林也偏暗绿了,它们都渗进了深暗色的成分,统一于含灰的中间调里,或者说它们都蕴含着墨色了。衣服湿了,颜色变深,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但湿了的大自然的景色却格外有韵味。中国画家爱画风雨归舟,爱画“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境。因为雨,有些景物朦胧了,有些形象突出了,似乎那位宇宙大画家在挥写不同的画面,表达着不同的意境。③我自学过水彩画和水墨画后,便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但我不喜欢英国古老风格的水彩画。我已往的水彩画可说是水墨画的变种,从意境和情趣方面看,模仿西洋的手法少,受益于中国画的成分多。西洋画中也有表现风雨的题材,但西洋画中是将风雨作为一种事故或大自然的变态来描写的,很少将阴雨作为一种欣赏者自身的审美趣味来表现。西方风景画之独立始于印象派,印象派发源于阳光。画家们投靠阳光,说光就是画面的主人,因之一味分析色彩与阳光的物理关系,甚至说“黑”与“白”都不是色彩,而中西画家大都陶醉于阳光所刺激的强烈的色彩感,追求亮、艳、丽、华、鲜……多半是从“晴”派生出来的。④曾有画油画的人说:江南不宜画油画。大概就是因为江南阴雨多,或者他那油画技法只宜对付洋式的对象。数十年来,我感到在生活中每次表现不同对象时,永远需寻找相适应的技法,现成的西方的和我国传统的技法都不很合用。浓而滞的油画里有时要吸收水分,娇艳的色彩往往须渗进墨韵……人们喜欢晴天,有时也喜欢阴天,如果说阴与晴中体现了两种审美趣味,则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⑤又画油画又画水墨,我的这两个画种都不纯了,只是用了两种不同的工具而已。头发都灰白了,还拿不定主意是该定居到油画布上,还是从此落户在水墨之乡【附录】吃过晚饭后,天气还是闷热。窗子完全打开了,房间里还坐不牢。太阳虽已落山,天还没有黑。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我和弟弟就搬了藤椅子,到屋后的院子里去乘凉。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正在看得出神,似觉眼梢头另有一种微光,渐渐地在那里强起来。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变成短音阶了。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来的是弟弟的同学华明。丰子恺《竹影》1.全文一共五个自然段,作者所表现的独特的审美情趣是什么?第①段写“宜兴春雨”引用“默着细雨湿桃花”的诗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建议答题字数:30字左右)2.第②段中作者说“但湿了的大自然的景色却格外有韵味”,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体味。请你从本段中找出答案。(建议答题字数:50字左右3.西洋画家为什么“一味分析色彩与阳光的物理关系”,他们对于阴雨的看法是什么?(建议答题字数:50字左右4.画家眼中的“雨中景”与其他人的有何不同?阅读【附录】中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竹影》的开头部分,看看作为美术与音乐教育家的丰子恺先生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又有怎样的审美趣味。(建议答题字数:130字左右)5.本文对绘画“阴与晴”的阐述,透露了吴冠中先生怎样的艺术主张?(建议答题字数:70字左右)6.在文末,作者说“头发都灰白了,还拿不定主意是该定居到油画布上,还是从此落户在水墨之乡”,从句意和修辞上你该怎样理解?(建议答题字数:95字左右)
画里阴晴吴冠中①今春又路过故乡江苏宜兴县,热情的主人在匆忙中陪我去看灵谷洞。天微雨,主人感到有些遗憾。车窗外,雨洗过的茶场一片墨绿,像浓酣的水彩画。①细看,密密点点的嫩绿新芽在闪亮;古树老干黑得像铁;柳丝分外娇柔,随雨飘摇;桃花,我立即记起潘天寿老师的题画诗“默看细雨湿桃花”,这个湿字透露了画家敏锐的审美触觉。②湿,渲染了山林、村落,改变了大自然的色调。山区的红土和绿竹,本来并不很协调,雨后,红土成了棕红色,草绿色的竹林也偏暗绿了,它们都渗进了深暗色的成分,统一于含灰的中间调里,或者说它们都蕴含着墨色了。衣服湿了,颜色变深,湿衣服穿在身上不舒服,但湿了的大自然的景色却格外有韵味。中国画家爱画风雨归舟,爱画“斜风细雨不须归”的诗境。因为雨,有些景物朦胧了,有些形象突出了,似乎那位宇宙大画家在挥写不同的画面,表达着不同的意境。③我自学过水彩画和水墨画后,便特别喜欢画阴天和微雨天的景色,但我不喜欢英国古老风格的水彩画。我已往的水彩画可说是水墨画的变种,从意境和情趣方面看,模仿西洋的手法少,受益于中国画的成分多。西洋画中也有表现风雨的题材,但西洋画中是将风雨作为一种事故或大自然的变态来描写的,很少将阴雨作为一种欣赏者自身的审美趣味来表现。西方风景画之独立始于印象派,印象派发源于阳光。画家们投靠阳光,说光就是画面的主人,因之一味分析色彩与阳光的物理关系,甚至说“黑”与“白”都不是色彩,而中西画家大都陶醉于阳光所刺激的强烈的色彩感,追求亮、艳、丽、华、鲜……多半是从“晴”派生出来的。④曾有画油画的人说:江南不宜画油画。大概就是因为江南阴雨多,或者他那油画技法只宜对付洋式的对象。数十年来,我感到在生活中每次表现不同对象时,永远需寻找相适应的技法,现成的西方的和我国传统的技法都不很合用。浓而滞的油画里有时要吸收水分,娇艳的色彩往往须渗进墨韵……人们喜欢晴天,有时也喜欢阴天,如果说阴与晴中体现了两种审美趣味,则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⑤又画油画又画水墨,我的这两个画种都不纯了,只是用了两种不同的工具而已。头发都灰白了,还拿不定主意是该定居到油画布上,还是从此落户在水墨之乡【附录】吃过晚饭后,天气还是闷热。窗子完全打开了,房间里还坐不牢。太阳虽已落山,天还没有黑。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我和弟弟就搬了藤椅子,到屋后的院子里去乘凉。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我把眼睛守定西天看了一会儿,看见那光一跳一跳地沉下去,非常微细,但又非常迅速而不可挽救。正在看得出神,似觉眼梢头另有一种微光,渐渐地在那里强起来。回头一看,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变成短音阶了。门口一个黑影出现,好像一只立起的青蛙,向我们跳将过来。来的是弟弟的同学华明。丰子恺《竹影》1.全文一共五个自然段,作者所表现的独特的审美情趣是什么?第①段写“宜兴春雨”引用“默着细雨湿桃花”的诗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建议答题字数:30字左右)2.第②段中作者说“但湿了的大自然的景色却格外有韵味”,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体味。请你从本段中找出答案。(建议答题字数:50字左右3.西洋画家为什么“一味分析色彩与阳光的物理关系”,他们对于阴雨的看法是什么?(建议答题字数:50字左右4.画家眼中的“雨中景”与其他人的有何不同?阅读【附录】中丰子恺先生的散文《竹影》的开头部分,看看作为美术与音乐教育家的丰子恺先生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又有怎样的审美趣味。(建议答题字数:130字左右)5.本文对绘画“阴与晴”的阐述,透露了吴冠中先生怎样的艺术主张?(建议答题字数:70字左右)6.在文末,作者说“头发都灰白了,还拿不定主意是该定居到油画布上,还是从此落户在水墨之乡”,从句意和修辞上你该怎样理解?(建议答题字数:95字左右)
题目解答
答案
1.作者的审美情趣是对江南阴雨之美的感悟,诗句的作用是引出下文。2.因为画家的眼睛观察自然有独特的感悟。也因为传统文化中有渊源,也因为雨中景物不同于晴日,是风格迥异的另一种美。3.西洋画家投靠阳光,说光是画面的主人。他们不认为阴雨是美的,而是将风雨作为一种事故或大自然的变态来描写。4.画家对色调、明暗的变化特别敏感,微雨沾湿了大自然,让原本不协调的颜色也显得格外有韵味,这大概就是画家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竹影》的开头是描写夕阳西下的景色,丰子恺先生对光影、色调非常敏感,他还运用通感,用长音阶和短音阶来描述傍晚色调的变化,体现了丰子恺先生在绘画、音乐方面的深厚造诣。5.面对不同的表现对象,要选择不同的技法;西洋画需要吸收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西两种绘画技巧和审美趣味应该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中西合璧的新画风。6.作者的中国画借鉴了西洋技法,油画中掺进了墨韵,兼取二者之长创出新技法、新风格。艺术在于创新。作者自嘲头发白了,还拿不定主意,是一种自谦。其实画家终生探索的,正是油画的民族化和中国画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