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执行下列 Python 程序,输出结果是什么? a = 5 > 3 b = 23 ! = 20 c = "python" == "Python" d = 34 < = 34 print ( ( a and b ) or ( c and not d ) )
执行下列 Python 程序,输出结果是什么?
a = 5 > 3
b = 23 ! = 20
c = "python" == "Python"
d = 34 < = 34
print ( ( a and b ) or ( c and not d ) )
题目解答
答案
执行该 Python 程序,输出结果为 True。
程序运行时,首先定义变量 a、b、c 和 d 并赋值,分别表示布尔表达式 5 > 3 的结果、布尔表达式 23 != 20 的结果、布尔表达式 "python" == "Python" 的结果以及布尔表达式 34 <= 34 的结果。
然后,在 print 函数中使用了逻辑运算符 and、or 和 not 对这些布尔值进行组合运算。具体地说,(a and b) 的结果为 True,(c and not d) 的结果为 False,因此整个表达式的结果为 True or False,即 True。
因此,程序输出结果为 True。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Python中的布尔表达式运算和逻辑运算符的优先级,需要理解and、or、not的运算规则,以及短路求值的特点。
解题核心思路:
- 逐个计算变量a、b、c、d的布尔值;
- 按照逻辑运算符优先级(
not>and>or)逐步简化表达式; - 结合逻辑运算的短路特性判断最终结果。
破题关键点:
- 区分字符串比较的大小写敏感性(如
"python" == "Python"); - 注意
not对布尔值的取反作用(如not d); - 明确逻辑运算的短路规则(如
a and b中若a为False,则直接返回False,不再计算b)。
步骤1:计算变量的布尔值
a = 5 > 3
5大于3,结果为True。b = 23 != 20
23不等于20,结果为True。c = "python" == "Python"
字符串比较区分大小写,结果为False。d = 34 <= 34
34等于34,结果为True。
步骤2:分析逻辑表达式
表达式为:(a and b) or (c and not d)
根据优先级拆解:
- 计算子表达式
(a and b)
a和b均为True,因此结果为True。 - 计算子表达式
(c and not d)c为False,直接短路,结果为False(无需计算not d)。
- 合并两个子表达式
True or False的结果为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