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虽属人的行为引起,但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注意】法律事件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注意1】人的行为并非都是法律行为。【注意2】请大家重点掌握“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区分,并看清题目问法。【注意3】法律行为的反向问法,________{必背考点4}法的形式(★★★){必背考点18}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一)用人单位违法责任1.订立合同不订立合同、不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试用期不符合规定、扣押证件、收取财物2.履行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金;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支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1)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4)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记忆提示】履行合同中未支付劳动者应得的报酬。3.解除和终止合同---合法解除或终止合同,但不履行支付补偿金义务,经催告逾期仍不履行“加”付“50%以上100%以下”的赔偿金 ---违法解除或终止合同,依照法律规定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支付了赔偿金就不再支付补偿金){必背考点19}基本养老保险(一)覆盖范围(★)(14年多选) 种 类 对 象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包 括:所有类型的企业及其职工(包括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不包括: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工作人员,其养老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注意】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缴纳保险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村户籍居民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城镇户籍非从业人员【提示】大体上与基本医疗保险相同(除公务员部分)缴费计算(★★★)1.单位缴费一般情况: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特殊情况:超过20%的需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审批。2.个人缴费(1)比例:8%(2)工资基数一般情况:职工本人“上年度”平均工资(新职工第一年以起薪当月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特殊情况:①过低低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②过高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必背考点20}基本医疗保险(一)保险费的缴纳(★★★)(13年判断)1.单位缴费职工工资总额的6%2.个人账户资金来源(1)个人缴费本人工资收入的2%(2)单位缴费划入单位缴费的30%(3)利息(二)职工基本医疗费用的结算(★★)1.享受条件(1)参保人员必须到基本医疗保险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购药或“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2)参保人员在看病就医过程中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必须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的范围和给付标准。【提示】急诊、抢救除外。2.支付标准(1)支付“区间”: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10%(起付线)~年平均工资6倍(封顶线)(2)支付比例:90%【注意】自付费部分由四块组成:①起付线以下的部分;②区间内自己负担的比例部分;③封顶线以上的部分;④非“定点”,“定围”部分。(三)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支付的医疗费用(★)1.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2.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3.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如疫苗接种)4.在境外就医的。(非定点)【提示】医疗费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然后向第三人追偿。(四)医疗期(★★)(10年不定项;13年多选)医疗期: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停工留薪期:因工负伤1.医疗期期间——3~24个月根据“累计工作年限”和“本单位工作年限”的不同,享受的期间不同。总结:医疗期 2.医疗期待遇(1)医疗期内工资标准最低为“当地最低工资的80%”。(2)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3)医疗期内合同期满,合同必须延续至医疗期满,职工在此期间仍然享受医疗期内待遇。(4)对医疗期满尚未痊愈者,或者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按经济补偿规定给与其经济补偿{必背考点21}工伤保险(一)保险费的缴纳(★★)(13年多选)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不缴纳。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费率档次。【链接】生育保险职工也不缴纳。(二)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13年不定项)1.工伤认定(1)应当认定——“与工作有直接因果关系”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②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④患职业病的;⑤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2)视同工伤——“与工作有间接因果关系”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②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③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3)不认定工伤——“自找”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①故意犯罪;②醉酒或者吸毒;③自残或者自杀;2.劳动能力鉴定(1)劳动功能障碍分十个伤残等级,最重为一级;(2)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3)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1.工伤医疗待遇(1)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①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②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护理,费用由所在单位负责;③时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需延长,延长期不超过12个月;④评定伤残等级后,停止享受停工留薪期待遇,转为享受伤残待遇。⑤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负责到底)(2)其他工伤医疗待遇: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交通食宿费;康复性治疗费;辅助器具装配费。2.伤残待遇(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为27个月工资,逐级递减2个月。(2)生活护理费(50%、40%、30%)(3)伤残津贴一级为本人工资的90%,逐级递减5%【注意】1-4级伤残津贴由工伤保险支付,5、6级伤残津贴由用人单位支付,7-10级伤残只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而无伤残津贴。(4)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3.遗属待遇前提条件:职工当时死亡和在停工留薪期内死亡(1)丧葬补助金:6个月工资(2)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40%其他亲属:30%(孤寡老人或孤儿增加10%)【注意】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工亡职工生前的工资。(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注意】1-4级伤残,停工留薪期满死亡,可以享受(1)、(2)(四)劳动合同的解除(★★)1.一至四级伤残,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劳动岗位;2.五级、六级伤残,经职工本人提出,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3.七级至十级伤残,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可以解除劳动合同;4.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链接】对医疗期满尚未痊愈者,或者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按经济补偿规定给与其经济补偿。 (五)工伤期间应由用人单位支付的费用(★)1.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2.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3.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六)特别规定(★★)1.工伤职工由下列情形之一,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1)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2)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3)拒绝治疗的2.因工致残享受伤残津贴的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改为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3.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追偿。4.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必背考点22}失业保险(一)保险费的缴纳(★★)(13年判断题)单位:2%个人:1%(二)失业保险待遇(★★)(13年单选)1.享受条件(必须同时满足)(1)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3)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社会现象(相对事件):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虽属人的行为引起,但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注意】法律事件具有不可抗力的特征。
【注意1】人的行为并非都是法律行为。【注意2】请大家重点掌握“法律事件”与“法律行为”的区分,并看清题目问法。【注意3】法律行为的反向问法,
________
{必背考点4}法的形式(★★★)
{必背考点18}违反劳动合同法的法律责任(一)用人单位违法责任1.订立合同不订立合同、不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试用期不符合规定、扣押证件、收取财物2.履行合同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金;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支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1)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2)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4)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记忆提示】履行合同中未支付劳动者应得的报酬。3.解除和终止合同---合法解除或终止合同,但不履行支付补偿金义务,经催告逾期仍不履行“加”付“50%以上100%以下”的赔偿金 ---违法解除或终止合同,依照法律规定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支付了赔偿金就不再支付补偿金)
{必背考点19}基本养老保险(一)覆盖范围(★)(14年多选) 种 类 对 象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包 括:所有类型的企业及其职工(包括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不包括: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工作人员,其养老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注意】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由个人缴纳保险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村户籍居民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城镇户籍非从业人员【提示】大体上与基本医疗保险相同(除公务员部分)
缴费计算(★★★)1.单位缴费一般情况: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特殊情况:超过20%的需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审批。2.个人缴费(1)比例:8%(2)工资基数一般情况:职工本人“上年度”平均工资(新职工第一年以起薪当月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特殊情况:①过低低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②过高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
{必背考点20}基本医疗保险(一)保险费的缴纳(★★★)(13年判断)1.单位缴费职工工资总额的6%2.个人账户资金来源(1)个人缴费本人工资收入的2%(2)单位缴费划入单位缴费的30%(3)利息(二)职工基本医疗费用的结算(★★)1.享受条件(1)参保人员必须到基本医疗保险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购药或“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药品。(2)参保人员在看病就医过程中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必须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的范围和给付标准。【提示】急诊、抢救除外。2.支付标准(1)支付“区间”: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10%(起付线)~年平均工资6倍(封顶线)(2)支付比例:90%【注意】自付费部分由四块组成:①起付线以下的部分;②区间内自己负担的比例部分;③封顶线以上的部分;④非“定点”,“定围”部分。(三)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支付的医疗费用(★)1.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2.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3.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如疫苗接种)4.在境外就医的。(非定点)【提示】医疗费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然后向第三人追偿。(四)医疗期(★★)(10年不定项;13年多选)医疗期: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停工留薪期:因工负伤1.医疗期期间——3~24个月根据“累计工作年限”和“本单位工作年限”的不同,享受的期间不同。总结:医疗期
2.医疗期待遇(1)医疗期内工资标准最低为“当地最低工资的80%”。(2)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3)医疗期内合同期满,合同必须延续至医疗期满,职工在此期间仍然享受医疗期内待遇。(4)对医疗期满尚未痊愈者,或者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按经济补偿规定给与其经济补偿
{必背考点21}工伤保险(一)保险费的缴纳(★★)(13年多选)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职工不缴纳。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使用工伤保险基金、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费率档次。【链接】生育保险职工也不缴纳。(二)工伤认定与劳动能力鉴定(★★★)(13年不定项)1.工伤认定(1)应当认定——“与工作有直接因果关系”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②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③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④患职业病的;⑤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⑥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2)视同工伤——“与工作有间接因果关系”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②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③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3)不认定工伤——“自找”职工因下列情形之一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①故意犯罪;②醉酒或者吸毒;③自残或者自杀;2.劳动能力鉴定(1)劳动功能障碍分十个伤残等级,最重为一级;(2)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3)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1.工伤医疗待遇(1)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①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②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护理,费用由所在单位负责;③时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特殊情况需延长,延长期不超过12个月;④评定伤残等级后,停止享受停工留薪期待遇,转为享受伤残待遇。⑤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负责到底)(2)其他工伤医疗待遇:医疗费用;住院伙食补助、交通食宿费;康复性治疗费;辅助器具装配费。2.伤残待遇(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级为27个月工资,逐级递减2个月。(2)生活护理费(50%、40%、30%)(3)伤残津贴一级为本人工资的90%,逐级递减5%【注意】1-4级伤残津贴由工伤保险支付,5、6级伤残津贴由用人单位支付,7-10级伤残只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而无伤残津贴。(4)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3.遗属待遇前提条件:职工当时死亡和在停工留薪期内死亡(1)丧葬补助金:6个月工资(2)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40%其他亲属:30%(孤寡老人或孤儿增加10%)【注意】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工亡职工生前的工资。(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注意】1-4级伤残,停工留薪期满死亡,可以享受(1)、(2)(四)劳动合同的解除(★★)1.一至四级伤残,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劳动岗位;2.五级、六级伤残,经职工本人提出,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3.七级至十级伤残,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可以解除劳动合同;4.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链接】对医疗期满尚未痊愈者,或者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被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需按经济补偿规定给与其经济补偿。 (五)工伤期间应由用人单位支付的费用(★)1.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2.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3.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六)特别规定(★★)1.工伤职工由下列情形之一,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1)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2)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3)拒绝治疗的2.因工致残享受伤残津贴的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改为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3.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追偿。4.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必背考点22}失业保险(一)保险费的缴纳(★★)(13年判断题)单位:2%个人:1%(二)失业保险待遇(★★)(13年单选)1.享受条件(必须同时满足)(1)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1年”。(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3)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题目解答
答案
例:订立遗嘱是合法行为、积极行为、意思表示行为、单方行为、要式行为、自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