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问答题,论述题] 汽车蓄电池为什么会硫化?怎样才能避免和解决硫化?
[问答题,论述题] 汽车蓄电池为什么会硫化?怎样才能避免和解决硫化?
题目解答
答案
产生硫化的原因有: (1)蓄电池长期充电不足或放电后未及时充电,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硫酸铅发生再结晶的现象。 (2)电解液液面过低,极板露出部分与空气接触而发生氧化,由于液面的上下波动,氧化的极板时干时湿面发生了再结晶,产生了硫化。 (3)蓄电池经常过放电或小电流深度放电,使硫酸铅深入到极板内层,充电时又得不到恢复,久而久之也将导致硫化。 (4)电解液不纯、相对密度过高和气温剧烈变化等都是促使硫化形成的外部原因。 预防极板硫化的措施有:对蓄电池定期进行补充充电,使其经常处于充足电状态放完电的蓄电池应在24h内进行补充充电电解液相对密度应适当,液面高度应符合规定。
解析
步骤 1:理解硫化现象
硫化是指汽车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充电不足、电解液液面过低、电解液不纯、相对密度过高和气温剧烈变化等原因,导致极板上的硫酸铅发生再结晶,形成难以溶解的硫酸铅晶体,从而影响蓄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步骤 2:分析硫化原因
(1)长期充电不足或放电后未及时充电,导致硫酸铅发生再结晶。
(2)电解液液面过低,极板露出部分与空气接触而发生氧化,氧化的极板时干时湿,发生再结晶。
(3)蓄电池经常过放电或小电流深度放电,使硫酸铅深入到极板内层,充电时又得不到恢复,久而久之也将导致硫化。
(4)电解液不纯、相对密度过高和气温剧烈变化等都是促使硫化形成的外部原因。
步骤 3:预防和解决硫化
(1)对蓄电池定期进行补充充电,使其经常处于充足电状态。
(2)放完电的蓄电池应在24h内进行补充充电。
(3)电解液相对密度应适当,液面高度应符合规定。
(4)避免电解液不纯、相对密度过高和气温剧烈变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硫化是指汽车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充电不足、电解液液面过低、电解液不纯、相对密度过高和气温剧烈变化等原因,导致极板上的硫酸铅发生再结晶,形成难以溶解的硫酸铅晶体,从而影响蓄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步骤 2:分析硫化原因
(1)长期充电不足或放电后未及时充电,导致硫酸铅发生再结晶。
(2)电解液液面过低,极板露出部分与空气接触而发生氧化,氧化的极板时干时湿,发生再结晶。
(3)蓄电池经常过放电或小电流深度放电,使硫酸铅深入到极板内层,充电时又得不到恢复,久而久之也将导致硫化。
(4)电解液不纯、相对密度过高和气温剧烈变化等都是促使硫化形成的外部原因。
步骤 3:预防和解决硫化
(1)对蓄电池定期进行补充充电,使其经常处于充足电状态。
(2)放完电的蓄电池应在24h内进行补充充电。
(3)电解液相对密度应适当,液面高度应符合规定。
(4)避免电解液不纯、相对密度过高和气温剧烈变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