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法院审理过程中,被告人赵某在最后陈述时,以审判长数次打断其发言为理由申请更换审判长。对于这一申请,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赵某的申请理由不符合法律规定,法院院长应当驳回申请B. 赵某在法庭调查前没有申请回避,法院院长应当驳回申请C. 如法院作出驳回申请的决定,赵某可以在决定作出后五日内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D. 如法院作出驳回申请的决定,赵某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请复议一次
法院审理过程中,被告人赵某在最后陈述时,以审判长数次打断其发言为理由申请更换审判长。对于这一申请,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
A. 赵某的申请理由不符合法律规定,法院院长应当驳回申请
B. 赵某在法庭调查前没有申请回避,法院院长应当驳回申请
C. 如法院作出驳回申请的决定,赵某可以在决定作出后五日内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
D. 如法院作出驳回申请的决定,赵某可以向上级法院申请复议一次
题目解答
答案
A. 赵某的申请理由不符合法律规定,法院院长应当驳回申请
解析
本题考查刑事诉讼法中关于回避申请的法律规定。关键点在于:
- 回避申请的提出时间:一般应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但若理由是在审理过程中才知道的,可在得知后提出。
- 法定回避情形:审判长的行为是否属于法定的回避理由(如是否涉及偏见、利益冲突等)。
- 驳回申请的救济途径:明确复议与上诉的区别,以及复议的管辖法院。
破题关键在于判断“审判长打断发言”是否构成法定回避理由,以及后续程序的正确处理方式。
法律依据
- 《刑事诉讼法》第30条: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回避,但需基于法定理由(如审判人员是本案当事人近亲属、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等)。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33条:对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当事人可申请复议一次,复议由作出决定的法院处理。
选项分析
选项A
赵某的申请理由是审判长打断发言,这属于审判长为维持法庭秩序的正常履职行为,不属于法定回避情形。因此,法院院长应驳回申请。正确。
选项B
回避申请可在审理过程中提出,若理由是新发现的。赵某在最后陈述时提出,符合法律规定,B错误。
选项C
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可通过复议救济,而非上诉。C错误。
选项D
复议应向作出决定的法院申请,而非上级法院。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