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常温下,实验测得 .1mol C(H)_(3)COONa 溶液的 =9, 则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 (OH)= __ -o-|||-5.在常温下,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 =7, 则此溶液中 (C(H)_(3)COO) 和-|||-(N(a)^+) 的大小关系是

题目解答
答案
4.醋酸钠溶液显碱性是因为醋酸根的水解,水解产生的氢氧根全部来自水,所以水电离出的氢氧根就是溶液中的氢氧根,通过pH=9就可以得到水电离出的氢氧根浓度为0.00001mol/L。 5.pH=7,溶液显中性,氢离子和氢氧根浓度相同,根据电荷守恒,钠离子和醋酸根的浓度就也是相等的。
解析
第4题:
本题考查盐类水解对溶液中水电离的影响。醋酸钠(CH₃COONa)是强碱弱酸盐,其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水解反应中,醋酸根(CH₃COO⁻)与水反应生成CH₃COOH和OH⁻,而溶液中的O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因此,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等于溶液中OH⁻的总浓度。
第5题:
本题考查电荷守恒的应用。反应后溶液pH=7,说明溶液呈中性,即c(H⁺)=c(OH⁻)。根据电荷守恒,溶液中所有阳离子的总电荷等于阴离子的总电荷。此时,溶液中的主要离子为CH₃COO⁻和Na⁺,因此它们的浓度必须相等。
第4题
分析溶液的碱性来源
醋酸钠水解反应为:
$\text{CH₃COO⁻} + \text{H₂O} \rightleftharpoons \text{CH₃COOH} + \text{OH⁻}$
溶液中的OH⁻仅由水解产生,而水解中的OH⁻来自水的电离。
计算水电离的OH⁻浓度
已知溶液pH=9,则溶液中:
$c(\text{OH⁻}) = 10^{-\text{pH}} = 10^{-9+14} = 10^{-5} \, \text{mol/L}$
因此,水电离的c(OH⁻)=1×10⁻⁵ mol/L。
第5题
确定溶液成分
CH₃COOH与NaOH反应生成CH₃COONa和H₂O。若反应后pH=7,说明恰好完全反应且无剩余,溶液中主要离子为CH₃COO⁻和Na⁺。
应用电荷守恒
溶液中电荷守恒关系为:
$c(\text{Na⁺}) + c(\text{H⁺}) = c(\text{CH₃COO⁻}) + c(\text{OH⁻})$
因pH=7,c(H⁺)=c(OH⁻),代入得:
$c(\text{Na⁺}) = c(\text{CH₃C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