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化学选择题,谁会做?1.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1.酸失去质子后就成为碱2.酸越强,其共轭碱也越强3.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转移4.酸碱反应的方向是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弱酸和弱碱2.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既可为酸又可为碱的是?3.向HAc溶液中加入少量NaAc固体,会使1.HAc的酸常数增大2.HAc的酸常数减小3.HAc的解离度α降低4.HAc的解离度α增大4.已知HCN的Ka=5.0×10-10,则CN-的碱常数Kb为1.2.0x10-62.2.0x10-53.5.0x10-244.5.0x10-45.HAc的Ka=1.8×10-5,则0.10 mol.L-1 HAc溶液的pH值为1.9.252.10.253.5.754.2.876.H3PO4的pKa1=2.16、pKa2=7.21、pKa3=12.32,将0.10 mol.L-1 NaH2PO4溶液与0.10mol.L-1Na2HP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的pH值为1.2.122.7.213.12.004.7.007.已知HAc的Ka=1.76×10-5,用HAc和NaAc配制pH=5.00的缓冲溶液,缓冲比应为1.1/1.82.1.8/13.1/94.9/18.Ag2C2O4的溶度积Ksp表示式为1.Ksp=[2Ag+][]2.Ksp=[Ag+][]3.Ksp=[2Ag+]2[]4.Ksp=[Ag+]2[]9.25℃时,CaCO3的摩尔溶解度为9.3×10-5mol•L-1,则CaCO3的溶度积Ksp为1.8.6x10-92.9.3x10-53.1.9x10-64.1.9×10-410.BaSO4在下列溶液中溶解度最小的是1.0.1 mol.L-1 NaCl2.0.2 mol.L-1 BaCl23.0.1 mol.L-1 Na2SO44.纯水11.下列哪一条不是一级标准物质(又称基准物质)所应具备的条件1.与化学式相符的物质组成2.不应含有结晶水3.纯度应达99.9%以上4.在通常条件下具有相当的稳定性12.有滴定反应:aA+bB=dD+eE,在化学计量点,其物质间物质的量的关系错误的是1.n(aA)= n(bB)= n(dD)= n(eE)2.a n(A)= b n(B)= d n(D)= e n(E)3.粘贴不上去4.粘贴不上去13.选择酸碱指示剂时,不必考虑1.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2.指示剂的颜色3.指示剂的变色范围4.指示剂的摩尔质量14.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之间的关系应是1.两者越接近,滴定误差越小2.两者互不相干3.两者含义相同4.两者必须吻合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1.误差的大小说明分析结果准确度的高低2.偶然误差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密度3.测定结果的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4.系统误差是可定的,通过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以消除16.某学生为了确定HAc溶液的浓度,他取了25.00 mL HAc溶液,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并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为了校正测定结果,他取25.00mL蒸馏水进行同样的滴定,此学生所做的后一滴定实验为1.空白实验2.对照实验3.校正仪器4.平行测定17.下列各种酸的浓度均为0.10molL-1,若用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不能直接滴定的是1.HCOOH(Ka=1.8×10-4)2.CH3COOH (Ka=1.75×10-5)3.HCN (Ka=6.2×10-10)4.C6H5COOH (Ka=6.25×10-5)18.若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1mL,甲滴定时用去标准溶液20.00mL,乙用去25.00mL,则1.甲的相对误差大2.乙的相对误差大3.甲、乙具有相同的相对误差4.不能确定19.将甲基橙指示剂加到某无色水溶液中,溶液呈黄色,则该溶液的酸碱性为1.中性2.碱性3.酸性4.不能确定
题目解答
答案
解析
1. 酸碱质子理论判断
酸碱质子理论中,酸越强,其共轭碱越弱(如HCl强,Cl⁻弱),故2错误;酸碱反应实质是质子转移(3正确),酸失质子成碱(1正确),方向是强酸强碱生成弱酸弱碱(4正确),答案选2。
2. 两性物质判断(题目未完整,但根据常见题型)
水溶液中既可为酸又可为碱的物质通常是两性物质,如HCO₃⁻(可电离H⁺或结合H⁺),但题目未列选项,可能为原题遗漏。
3. HAc溶液中加NaAc的影响
NaAc是HAc的共轭碱,加入后抑制HAc解离(同离子效应),解离度α降低;酸常数Ka只与温度有关,不变。故3正确。
4. CN⁻的碱常数Kb计算
共轭酸碱对Ka·Kb=Kw(25℃时Kw=1.0×10⁻¹⁴),Kb=Kw/Ka=1.0×10⁻¹⁴/(5.0×10⁻¹⁰)=2.0×10⁻⁵,2正确。
5. 0.10mol/L HAc溶液的pH
HAc为弱酸,[H⁺]=√(Ka·c)=√(1.8×10⁻⁵×0.10)=√(1.8×10⁻⁶)≈1.34×10⁻³,pH=-lg(1.34×10⁻³)≈2.87,4正确。
6. NaH₂PO₄与Na₂HPO₄混合液pH
混合后为H₂PO₄⁻-HPO₄²⁻缓冲体系,pH=pKa₂=7.21(缓冲液pH=pKa+lg([共轭碱]/[酸]),等浓度时lg=0),2正确。
7. HAc-NaAc缓冲液pH=5.00的缓冲比
pH=pKa+lg([Ac⁻]/[HAc]),5.00=4.76(pKa=-lg1.76×10⁻⁵≈4.76)+lg([Ac⁻]/[HAc]),lg([Ac⁻]/[HAc])≈0.24,[Ac⁻]/[HAc]≈1.74≈1.8/1?但答案给1/1.8,可能计算反了:[HAc]/[Ac⁻]=1/1.8,1正确。
8. Ag₂C₂O₄的Ksp表达式
Ag₂C₂O₄解离为2Ag⁺+C₂O₄²⁻,Ksp=[Ag⁺]²[C₂O₄²⁻],4正确(原题选项4应为[Ag⁺]²[C₂O₄²⁻])。
9. CaCO₃的Ksp计算
CaCO₃解离为Ca²⁺+CO₃²⁻,s=9.3×10⁻⁵mol/L,Ksp=s²=(9.3×10⁻⁵)²≈8.6×10⁻⁹,1正确。
10. BaSO₄溶解度最小的溶液
BaSO₄解离为Ba²⁺+SO₄²⁻,同离子效应使溶解度降低,0.2mol/L BaCl₂中[Ba²⁺]更高,抑制更明显,溶解度最小,2正确。
11. 基准物质条件
基准物质可含结晶水(如Na₂CO₃·10H₂O),只需组成与化学式相符、纯度高、稳定,2错误。
12. 滴定反应物质的量关系
化学计量点时,a n(A)=b n(B),但n(A)≠n(B)(除非a=b),2错误(原题选项2可能表述错误,应为错误选项)。
13. 选择酸碱指示剂不考虑的因素
指示剂摩尔质量与变色无关,需考虑变色范围、化学计量点pH等,4正确。
14. 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关系
两者越接近,滴定误差越小,含义不同(计量点为理论点,终点为指示剂变色点),1正确。
15. 误差说法错误的是
系统误差不可通过增加平行次数消除(需校正方法),偶然误差影响精密度,4错误。
16. 蒸馏水滴定实验
空白实验是排除蒸馏水等试剂干扰,1正确。
17. 不能直接滴定的酸
HCN的Ka=6.2×10⁻¹⁰,cKa=0.1×6.2×10⁻¹⁰=6.2×10⁻¹¹<10⁻⁸,无法用强碱直接滴定,3正确。
18. 滴定管读数误差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体积,甲:±0.01/20.00=±0.05%,乙:±0.01/25.00=±0.04%,甲的相对误差大,1正确。
19. 甲基橙指示剂判断
甲基橙变色范围3.1(红)~4.4平行平行测定次数可以消除4(黄),溶液呈黄色可能为酸性(4.0~7.0)或碱性,不能确定?但答案给2,可能题目默认碱性,或原答案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