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有甲、乙两种钢,同时加热至 1150 C ,保温两小时,经金相显微组织检查,甲钢奥氏体晶粒度为 3 级,乙钢为 6 级。由此能否得出结论:甲钢是 本质粗晶粒钢,而乙钢 是本质细晶粒钢?
有甲、乙两种钢,同时加热至 1150 C ,保温两小时,经金相显微组织检查,甲钢奥
氏体晶粒度为 3 级,乙钢为 6 级。由此能否得出结论:甲钢是 本质粗晶粒钢,而乙钢 是本质细晶粒钢?
题目解答
答案
答:不能。本质晶粒度是在 930± 19C,保温3~8小时后测定的奥氏体晶粒大小。本质细
晶粒钢在加热到临界点 Acl以上直到930C晶粒并未显著长大。超过此温度后 ,由于阻 止晶粒长大的难溶质点消失 ,晶粒随即迅速长大。1150 C超过930C,有可能晶粒随 即迅速长大,所以不能的出结论甲钢是本质粗晶粒钢,而乙钢是本质细晶粒钢。
解析
步骤 1:理解本质晶粒度的定义
本质晶粒度是在 930± 19C,保温3~8小时后测定的奥氏体晶粒大小。本质细晶粒钢在加热到临界点 Acl以上直到930C晶粒并未显著长大。超过此温度后,由于阻止晶粒长大的难溶质点消失,晶粒随即迅速长大。
步骤 2:分析甲、乙两种钢的加热条件
甲、乙两种钢同时加热至 1150 C,保温两小时。1150 C超过930C,有可能晶粒随即迅速长大。
步骤 3:判断甲、乙两种钢的本质晶粒度
由于甲、乙两种钢在1150 C下保温两小时,超过了930C,因此不能得出结论甲钢是本质粗晶粒钢,而乙钢是本质细晶粒钢。
本质晶粒度是在 930± 19C,保温3~8小时后测定的奥氏体晶粒大小。本质细晶粒钢在加热到临界点 Acl以上直到930C晶粒并未显著长大。超过此温度后,由于阻止晶粒长大的难溶质点消失,晶粒随即迅速长大。
步骤 2:分析甲、乙两种钢的加热条件
甲、乙两种钢同时加热至 1150 C,保温两小时。1150 C超过930C,有可能晶粒随即迅速长大。
步骤 3:判断甲、乙两种钢的本质晶粒度
由于甲、乙两种钢在1150 C下保温两小时,超过了930C,因此不能得出结论甲钢是本质粗晶粒钢,而乙钢是本质细晶粒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