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当金属化合物呈细小颗粒均匀分布在固溶体基体上时,将使合金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显著提高,这一现象称为(),也称第二相强化。A. 弥散强化B. 固溶强化C. 细晶强化
当金属化合物呈细小颗粒均匀分布在固溶体基体上时,将使合金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显著提高,这一现象称为(),也称第二相强化。
- A. 弥散强化
- B. 固溶强化
- C. 细晶强化
题目解答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金属材料的强化机制,核心在于区分不同强化方式的本质差异。关键点在于理解题目中描述的“金属化合物呈细小颗粒均匀分布在固溶体基体上”这一现象对应的强化类型。需明确:
- 固溶强化:通过溶质原子引起的晶格畸变强化,属于单一相的强化。
- 细晶强化:通过细化晶粒(减少晶粒尺寸)增加晶界数量实现强化。
- 弥散强化:第二相颗粒均匀分布于基体中,阻碍位错运动,属于第二相强化。
破题关键:抓住“细小颗粒”“均匀分布”“第二相”等关键词,对应弥散强化的核心特征。
选项分析
-
A. 弥散强化
当第二相以细小颗粒形式均匀分布在固溶体中时,这些颗粒会显著阻碍位错的移动,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这正是题目描述的现象。 -
B. 固溶强化
固溶强化仅涉及溶质原子在固溶体中的溶解,未提及第二相颗粒的存在,与题干不符。 -
C. 细晶强化
细晶强化的核心是通过细化晶粒(如热处理或加工)来增加晶界数量,而题目描述的是颗粒分布而非晶粒尺寸,因此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