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用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NaOH 溶液时,下列情况对标定结果产生负误差的是A 标定完成后最终读数时 发现滴定管挂水珠 B 规定溶解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蒸馏水为 50 ml, 实际用量约为 60 ml C 最终读数时终点颜色偏深 D 锥形瓶中有少量去离子水, 使邻苯二甲酸氢钾稀释
用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NaOH 溶液时,下列情况对标定结果产生负误差的是
A 标定完成后最终读数时 发现滴定管挂水珠
B 规定溶解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蒸馏水为 50 ml, 实际用量约为 60 ml
C 最终读数时终点颜色偏深
D 锥形瓶中有少量去离子水, 使邻苯二甲酸氢钾稀释
题目解答
答案
C
A错,滴定管液面上部管内壁悬挂有液珠,说明滴定完后,实际液面偏低,所记录的消耗的酸液偏大,这样导致计算总碱量偏大,为正误差
B错,溶解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蒸馏水为 50 ml, 实际用量约为 60 ml ,即实际浓度达不到理论浓度,使用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按理论浓度计,故导致计算总碱量偏大,为正误差
C正确,颜色偏深证明滴定还没到末尾,导致计算总碱量偏小,为负误差
D错,锥形瓶中有少量去离子水, 使邻苯二甲酸氢钾稀释,但酸量不变,需要消耗的氢氧化钠不变,无误差
解析
步骤 1:分析选项 A
标定完成后最终读数时发现滴定管挂水珠,说明滴定完后,实际液面偏低,所记录的消耗的酸液偏大,这样导致计算总碱量偏大,为正误差。
步骤 2:分析选项 B
规定溶解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蒸馏水为 50 ml,实际用量约为 60 ml,即实际浓度达不到理论浓度,使用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按理论浓度计,故导致计算总碱量偏大,为正误差。
步骤 3:分析选项 C
最终读数时终点颜色偏深,证明滴定还没到末尾,导致计算总碱量偏小,为负误差。
步骤 4:分析选项 D
锥形瓶中有少量去离子水,使邻苯二甲酸氢钾稀释,但酸量不变,需要消耗的氢氧化钠不变,无误差。
标定完成后最终读数时发现滴定管挂水珠,说明滴定完后,实际液面偏低,所记录的消耗的酸液偏大,这样导致计算总碱量偏大,为正误差。
步骤 2:分析选项 B
规定溶解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蒸馏水为 50 ml,实际用量约为 60 ml,即实际浓度达不到理论浓度,使用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按理论浓度计,故导致计算总碱量偏大,为正误差。
步骤 3:分析选项 C
最终读数时终点颜色偏深,证明滴定还没到末尾,导致计算总碱量偏小,为负误差。
步骤 4:分析选项 D
锥形瓶中有少量去离子水,使邻苯二甲酸氢钾稀释,但酸量不变,需要消耗的氢氧化钠不变,无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