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共析钢在冷却过程中可得到的组织转变产物有:? 索氏体贝氏体铁素体莱氏体
共析钢在冷却过程中可得到的组织转变产物有:? 索氏体贝氏体铁素体莱氏体
题目解答
答案
贝氏体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共析钢在不同冷却条件下可能发生的组织转变产物的掌握情况,重点区分不同组织形成的条件及对应的钢种。
解题核心思路:
- 明确共析钢的特性:共析钢含碳量为0.77%,在平衡冷却条件下会形成珠光体(铁素体+渗碳体)。
- 区分组织形成条件:
- 索氏体:中温下通过等温退火形成,属于珠光体的变种。
- 贝氏体:在连续冷却过程中,当温度处于贝氏体转变区时形成,属于非平衡组织。
- 铁素体:珠光体的组成相,但单独作为转变产物需特定条件(如低温)。
- 莱氏体:高温下由奥氏体分解形成,常见于过共析钢或快速冷却过程。
- 排除干扰项:共析钢在常规冷却条件下不会形成莱氏体(需过共析钢),铁素体是珠光体的组成部分而非独立产物。
破题关键点:
- 共析钢的冷却路径:连续冷却时可能经历贝氏体转变区,而索氏体需等温处理。
- 莱氏体的形成条件:与钢的含碳量和冷却速度相关,共析钢通常不形成莱氏体。
共析钢(含碳量0.77%)在冷却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组织转变产物需结合冷却速度和温度范围分析:
-
平衡冷却(缓慢冷却):
- 形成珠光体(铁素体+渗碳体),而非单独的铁素体或莱氏体。
-
连续冷却(非平衡条件):
- 贝氏体:当冷却过程中温度进入贝氏体转变区(约550°C以下),奥氏体来不及分解为珠光体,直接形成贝氏体。
- 索氏体:需等温退火(中温保持),不属于连续冷却产物。
-
莱氏体的排除:
- 莱氏体是高温组织,常见于过共析钢(含碳量>0.77%)或冷却速度极快时,但共析钢因碳含量限制,通常不形成莱氏体。
结论:共析钢在冷却过程中可能得到的组织是贝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