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下列物质若作溶剂,其中可使滴定突跃范围改变最大的是A. 乙醇(K S =7.9×10 —20 )B. 乙腈(K S =3×10 —27 )C. 甲酸(K S =6×10 —7 )D. 乙二胺(K S =5×10 —16 )
下列物质若作溶剂,其中可使滴定突跃范围改变最大的是
A. 乙醇(K S =7.9×10 —20 )
B. 乙腈(K S =3×10 —27 )
C. 甲酸(K S =6×10 —7 )
D. 乙二胺(K S =5×10 —16 )
题目解答
答案
B. 乙腈(K S =3×10 —27 )
解析
步骤 1:理解滴定突跃范围
滴定突跃范围是指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颜色变化的pH范围。突跃范围的大小与溶剂的酸碱性有关,酸性越强,突跃范围越大。
步骤 2:比较溶剂的酸性
溶剂的酸性可以通过其酸度常数(K_S)来判断。K_S值越小,溶剂的酸性越强。因此,我们需要比较各选项中溶剂的K_S值。
步骤 3:确定酸性最强的溶剂
根据题目给出的K_S值,我们可以看出:
- 乙醇(K_S = 7.9×10^(-20))
- 乙腈(K_S = 3×10^(-27))
- 甲酸(K_S = 6×10^(-7))
- 乙二胺(K_S = 5×10^(-16))
其中,乙腈的K_S值最小,酸性最强。
滴定突跃范围是指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颜色变化的pH范围。突跃范围的大小与溶剂的酸碱性有关,酸性越强,突跃范围越大。
步骤 2:比较溶剂的酸性
溶剂的酸性可以通过其酸度常数(K_S)来判断。K_S值越小,溶剂的酸性越强。因此,我们需要比较各选项中溶剂的K_S值。
步骤 3:确定酸性最强的溶剂
根据题目给出的K_S值,我们可以看出:
- 乙醇(K_S = 7.9×10^(-20))
- 乙腈(K_S = 3×10^(-27))
- 甲酸(K_S = 6×10^(-7))
- 乙二胺(K_S = 5×10^(-16))
其中,乙腈的K_S值最小,酸性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