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B.溶液中的溶质微粒不带电,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带有电荷C.通电后,溶液中溶质微粒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向某一极移动D.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前者小于1nm,后者介于1nm~100nm。
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区别,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
B.溶液中的溶质微粒不带电,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带有电荷
C.通电后,溶液中溶质微粒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向某一极移动
D.溶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前者小于1nm,后者介于1nm~100nm。
题目解答
答案
答案:D
提示:
提示:
| 溶液与胶体表现出来的性质有较大差别。其本质区别则是选项D,分散质微粒直径,胶体的一些光学性质(丁达尔现象)、动力学性质(布朗运动)、电学性质(胶体微粒带电,在通电时发生电泳现象)以及胶体的渗析(不能通过半透膜而能通过滤纸)等等,都是由其微粒直径较大在1nm~100nm之间。本题的概念性强,错选率高。如选项A的叙述,“胶体带电”是错误的,胶体作为分散系的一种,在整体上和溶液一样电中性。选项B的前半句,在电解质溶液中,溶质微粒是阴、阳离子也带电,叙述不正确。选项C的前半句仍不正确,对于非电解质溶液,如葡萄糖溶液、酒精溶液,其溶质微粒不带电,通电后溶质微粒不作定向移动。B、C的叙述都带有片面性。本题只有选项D是正确的。也抓住了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
|
解析
步骤 1:分析溶液和胶体的电中性
溶液和胶体在整体上都是电中性的,因为它们都由正负电荷平衡的微粒组成。因此,选项A的描述是错误的。
步骤 2:分析溶液和胶体中微粒的电荷情况
溶液中的溶质微粒可以是带电的,例如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也可以是不带电的,例如非电解质溶液中的分子。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通常带有电荷,这是由于胶体粒子表面吸附了带电的离子。因此,选项B的描述是不准确的。
步骤 3:分析溶液和胶体在通电时的行为
在通电时,溶液中的带电溶质微粒会向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而非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质微粒不会移动。胶体中的带电分散质微粒也会向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因此,选项C的描述是不准确的。
步骤 4:分析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
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溶液中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而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因此,选项D的描述是正确的。
溶液和胶体在整体上都是电中性的,因为它们都由正负电荷平衡的微粒组成。因此,选项A的描述是错误的。
步骤 2:分析溶液和胶体中微粒的电荷情况
溶液中的溶质微粒可以是带电的,例如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也可以是不带电的,例如非电解质溶液中的分子。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通常带有电荷,这是由于胶体粒子表面吸附了带电的离子。因此,选项B的描述是不准确的。
步骤 3:分析溶液和胶体在通电时的行为
在通电时,溶液中的带电溶质微粒会向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而非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质微粒不会移动。胶体中的带电分散质微粒也会向相反电荷的电极移动。因此,选项C的描述是不准确的。
步骤 4:分析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
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溶液中的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而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因此,选项D的描述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