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回收率试验是在已知被测物含量(A)的试样中加入一定量(B)的被测物对照品进行测定,得总量(C),则A. 回收率(%)=(C-B)/A×100% B. 回收率(%)=A/(C-B)×100% C. 回收率(%)=B/(C-A)×100% D. 回收率(%)=(C-A)/B×100% E. 回收率(%)=(A+B)/C×100%
回收率试验是在已知被测物含量(A)的试样中加入一定量(B)的被测物对照品进行测定,得总量(C),则
A. 回收率(%)=(C-B)/A×100%B. 回收率(%)=A/(C-B)×100%
C. 回收率(%)=B/(C-A)×100%
D. 回收率(%)=(C-A)/B×100%
E. 回收率(%)=(A+B)/C×100%
题目解答
答案
D
解析
回收率是衡量分析方法准确性的重要指标,其核心是计算加入的标准物质被“回收”的比例。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各变量的含义:
- A:试样中原有的被测物含量;
- B:加入的被测物对照品的量;
- C:加入对照品后测定的总量。
核心思路:回收率 =(测得的加入量 / 实际加入量)×100%。其中,测得的加入量 = 总量(C)− 原有量(A),实际加入量为B。因此公式应为 $\frac{C-A}{B} \times 100\%$。
选项分析
-
选项D:$\text{回收率} = \frac{C-A}{B} \times 100\%$
正确。- C − A代表加入对照品后“新增”的测定值,即实际测得的加入量。
- B是实际加入的对照品量。
- 两者比值即为回收率。
-
其他选项错误原因:
- 选项A:$\frac{C-B}{A}$混淆了原有量与加入量的关系。
- 选项E:$\frac{A+B}{C}$计算的是总加入比例,而非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