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每空分 共25分)1,汽车空调制冷[1]方式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液体汽化制冷)、( 气体膨胀制冷 )、( 涡流[2]管制冷 )________2,汽车空调性能评价指标有( 温度 )、(湿度)、(流速及空气清新度 ) 等。3,汽车空调根据驱动方式不同可分为( 独立式 )、空调和( 非独立式 )空调。4,汽车空调按结构形式可分为 ( 整体式 )空调( 分体式 )空调和( 分散式 )空调三种类型。5,汽车空调制冷系统[3]主要由( 压缩机)、( 冷凝器[4])、( 储液干燥器[5] )、(膨胀阀)、(蒸发器[6])和(鼓风机[7])等组成6,目前汽车空调中采用的压缩机仍以( 翘板式 )和( 斜板式 )为主。7,曲柄[8]连杆[9]机构的压缩机工作过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过程组成。8,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常见的蒸发器结构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9,膨胀阀根据平衡方式分为两种________和________。10,________是一种保护装置,一般装在储液干燥器的头部,用螺塞拧入。11,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的功能是________。12,外平衡膨胀阀适用于________的空调系统。13,汽车空调中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作为干燥剂。14,汽车空调采暖系统[10]按所使用的热源可分为________采暖系统和________采暖系统。15,余热采暖系统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16,汽车空调的通风方式一般有________通风、________通风和________通风三种。17,汽车空调系统的空气净化包括两部分:________的净化和________的净化。18,汽车空调系统的压缩机电磁离合器受________、________等控制。19,实现汽车空调系统的控制除了温度控制外,也可用压力控制的方法,防止蒸发器压力低于,从而避免蒸发器温度低到使空气中的水汽结冰的状态。20,在空调检修中歧管压力计[11]主要用于对空调系统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制冷剂[12]以及________空调系统故障等。
一、填空题 (每空分 共25分)
1,汽车空调制冷[1]方式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液体汽化制冷)、( 气体膨胀制冷 )、( 涡流[2]管制冷 )________
2,汽车空调性能评价指标有( 温度 )、(湿度)、(流速及空气清新度 ) 等。
3,汽车空调根据驱动方式不同可分为( 独立式 )、空调和( 非独立式 )空调。
4,汽车空调按结构形式可分为 ( 整体式 )空调( 分体式 )空调和( 分散式 )空调三种类型。
5,汽车空调制冷系统[3]主要由( 压缩机)、( 冷凝器[4])、( 储液干燥器[5] )、(膨胀阀)、(蒸发器[6])和(鼓风机[7])等组成
6,目前汽车空调中采用的压缩机仍以( 翘板式 )和( 斜板式 )为主。
7,曲柄[8]连杆[9]机构的压缩机工作过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过程组成。
8,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常见的蒸发器结构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
9,膨胀阀根据平衡方式分为两种________和________。
10,________是一种保护装置,一般装在储液干燥器的头部,用螺塞拧入。
11,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的功能是________。
12,外平衡膨胀阀适用于________的空调系统。
13,汽车空调中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作为干燥剂。
14,汽车空调采暖系统[10]按所使用的热源可分为________采暖系统和________采暖系统。
15,余热采暖系统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
16,汽车空调的通风方式一般有________通风、________通风和________通风三种。
17,汽车空调系统的空气净化包括两部分:________的净化和________的净化。
18,汽车空调系统的压缩机电磁离合器受________、________等控制。
19,实现汽车空调系统的控制除了温度控制外,也可用压力控制的方法,防止蒸发器压力低于,从而避免蒸发器温度低到使空气中的水汽结冰的状态。
20,在空调检修中歧管压力计[11]主要用于对空调系统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制冷剂[12]以及________空调系统故障等。
题目解答
答案
。 压缩 排气 膨胀 吸气 管片式 管带式 层叠式 内平衡式 外平衡式 易熔塞 接通与断开压缩机 较大制冷量[13] 硅胶 分子筛 余热式 独立式 水暖 气暖 动压 强制 综合 车内循环[14]空气 车外空气 A/C开关 温控器 、压力开关 抽真空[15] 冲入 放出 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