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案例分析[1]题:在成品车间,审核员看到检验员正在检验H-15型产品,检验员介绍说:'H-15型产品是抽检,通常200件为一批,抽10件检验。'审核员问:'都要检验哪些项目'。检验员将H-15型产品的检验指导书拿给审核员看,审核员看见检验指导书上规定:H-15型产品200件为一批,每批抽20件。检验员说:'每批抽20件检验工作量太大,我们抽检10件的检验记录很清楚,你可查看,没有不合格的。'本案例不符合项性质:A. 一般不符合B. 严重不符合
案例分析[1]题:在成品车间,审核员看到检验员正在检验H-15型产品,检验员介绍说:'H-15型产品是抽检,通常200件为一批,抽10件检验。'审核员问:'都要检验哪些项目'。检验员将H-15型产品的检验指导书拿给审核员看,审核员看见检验指导书上规定:H-15型产品200件为一批,每批抽20件。检验员说:'每批抽20件检验工作量太大,我们抽检10件的检验记录很清楚,你可查看,没有不合格的。'本案例不符合项性质:
A. 一般不符合
B. 严重不符合
题目解答
答案
A. 一般不符合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中“不符合项性质”判断的理解,需结合ISO 9001标准中关于不符合项分类的规则,分析实际案例中的违规行为是否构成严重不符合或一般不符合。
解题核心思路:
- 明确不符合项分类标准:
- 一般不符合:轻微偏离体系文件或标准要求,未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造成严重影响。
- 严重不符合: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构成严重威胁,导致体系失效或关键过程失控。
- 聚焦关键矛盾:
- 检验员未按《检验指导书》规定的抽样数量执行检验(应抽20件,实际抽10件)。
- 抽样数量减少可能影响检验结果的代表性,进而影响产品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 判断影响程度:
- 若抽样不足导致系统性风险(如频繁漏检不合格品),则属于严重不符合;
- 若仅是偶发性偏离且未引发实际后果,则可能判定为一般不符合。
破题关键点:
- 抽样数量的合理性:抽样数量直接影响检验效果,但题目中检验员未提供科学依据说明减少抽样仍能保证质量。
- 实际后果:检验记录显示未发现不合格,说明当前行为未造成直接负面影响,但存在潜在风险。
不符合项性质分析
- 违反程序要求:
检验员未执行《检验指导书》规定的“抽20件检验”,实际仅抽10件,属于未按文件要求执行。 - 影响检验有效性:
抽样数量减少可能降低检验的覆盖率,增加漏检风险,但题目未明确说明因此导致实际不合格品流出。 - 风险可控性:
检验员声称“抽检10件记录均合格”,表明当前做法未引发实际质量问题,且可能是个别行为而非系统性失效。 - 标准条款对应:
- 若违反ISO 9001中“监视和测量资源的充分性”(如7.1.6),可能构成严重不符合;
- 若仅属执行偏差且未引发严重后果,可判定为一般不符合。
选项对比
- 选项A(一般不符合):符合“偶发性偏离文件要求,未对体系运行造成实质性影响”的情形。
- 选项B(严重不符合):需满足“体系关键环节失控”或“系统性失效”,本题未达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