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7.某气体由H2、N22、CO、CO2中的若干种组成,为了探究其成分,化学兴趣小组取两份相同体积的该气-|||-体样品分别进行实验,测得气体分子个数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实验结果-|||-实验操作(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反应前气体分子个数 反应后气体分子个数-|||-气体样品1 通过足量灼热的炭粉 m m+n-|||-气体样品2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m m-n-|||-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气体一定含有H2、CO2,可能含有N 2、CO-|||-B.若 =2n, 则该气体一定只含有H2、CO2-|||-C.若 =3n, 则该气体的成分为H2、CO2、N2或H2、CO2、CO-|||-D.实验中参加反应的炭粉和氧化铜粉末的质量比 leqslant 3:20

题目解答
答案

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气体成分的推断,涉及化学反应的分子数变化及质量比计算。
解题思路:
- 分析实验数据:通过实验1(与炭粉反应)和实验2(与氧化铜反应)的分子数变化,确定气体中必含的成分。
- 反应方程关联:结合反应方程式,推导气体中各成分的可能组合。
- 极端情况验证:通过设定参数(如$m=2n$或$m=3n$),判断气体组成的可能性。
- 质量比计算:根据反应物的摩尔关系,计算质量比的极值。
破题关键:
- 实验1分子数增加:说明气体中含$CO_2$(与炭粉反应生成$CO$)。
- 实验2分子数减少:说明气体中含$H_2$(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液态水,分子数减少)。
- N₂和CO的不确定性:两者不参与实验中的反应,无法通过实验直接判断是否存在。
实验数据分析
-
实验1(通过灼热炭粉)
- 反应方程式:$C + CO_2 \xrightarrow{\text{高温}} 2CO$
- 每1分子$CO_2$生成2分子$CO$,分子数增加1。
- 分子数增加$n$,说明原气体中$CO_2$的体积为$n$。
-
实验2(通过灼热氧化铜)
- $H_2$与$CuO$反应:$H_2 + CuO \xrightarrow{\Delta} Cu + H_2O$(液态,分子数减少1)。
- $CO$与$CuO$反应:$CO + CuO \xrightarrow{\Delta} Cu + CO_2$(分子数不变)。
- 分子数减少$n$,说明$H_2$的体积为$n$(仅$H_2$反应导致分子数减少)。
选项分析
选项A
气体一定含$H_2$、$CO_2$,可能含$N_2$、$CO$。
- 正确:$N_2$和$CO$不参与实验反应,无法确定是否存在。
选项B
若$m=2n$,气体只含$H_2$、$CO_2$。
- 正确:$H_2$和$CO_2$各$n$,总分子数$m=n+n=2n$,无其他成分。
选项C
若$m=3n$,气体成分为$H_2$、$CO_2$、$N_2$或$H_2$、$CO_2$、$CO$。
- 错误:
- $m=3n$时,总分子数为$H_2(n) + CO_2(n) + \text{其他}(n)$,其他可能为$N_2$、$CO$或两者的组合。
- 选项未涵盖“同时含$N_2$和$CO$”的情况,表述不全面。
选项D
实验中参加反应的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比$\leqslant 3:20$。
- 正确:
- 若仅$CO_2$与炭粉反应,质量比为$3:20$。
- 若含$CO$,炭粉用量减少,质量比小于$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