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学习检测-|||-一、填空题(本题共1小题)-|||-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失去2c-|||-(1) +2HCl=!=!= Fe(Cl)_(2)+(H)_(2)uparrow -|||-得到-|||-()-|||-times (t)^1-|||-(2)含同种元素的不同物质,元素价态越高,其氧化性越强。-|||-()-|||-(3)发生化学反应时,失电子越多的金属原子,还原能力越强,得电子越多的非金属原子,氧化能力越强,-|||-()-|||-(4)反应 (Fe)^3++Cu=2(Fe)^2++(Cu)^2+, 说明还原性: gt Fe-|||-(Fe)^2++(Sn)^4+

题目解答
答案

解析
-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判断反应中元素的氧化态变化,明确氧化剂、还原剂的定义。
-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氧化性强弱:高价态物质的氧化性不一定总强于低价态,需结合具体物质和反应条件。
- 还原能力与得失电子的关系:还原能力由失电子的难易程度决定,而非失电子数量。
- 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比较:根据反应中物质的氧化与还原关系,判断还原性强弱。
第(1)题
反应式分析:
铁(Fe)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Cl₂)和氢气(H₂)。
- 铁的氧化态:Fe从0价升至+2价,失去2e⁻。
- 氢的还原态:H⁺从+1价降至0价,得到2e⁻。
反应式符合电子守恒,正确。
第(2)题
价态与氧化性的关系:
高价态物质的氧化性不一定强于低价态。例如:
- 浓硫酸(H₂SO₄,S为+6价)的氧化性强于稀硫酸(同价态但浓度不同)。
- 氯气(Cl₂,Cl为0价)的氧化性介于HClO(Cl为+1价)和HClO₃(Cl为+5价)之间。
结论:说法错误。
第(3)题
还原能力与失电子数量:
还原能力由失电子的难易程度决定,而非失电子数量。例如:
- 钠(Na,失1e⁻)的还原性强于铝(Al,失3e⁻)。
结论:说法错误。
第(4)题
还原性比较:
反应中Cu被氧化为Cu²⁺,Fe³⁺被还原为Fe²⁺,说明Cu的还原性强于Fe³⁺。
但题目结论写为“Cu > Fe”(未明确Fe的价态),表述不严谨。
结论:说法错误。